close
日治戶籍謄本上的【福、廣、熟註記】我是誰?
公元1758年,台灣人的姓氏、外表、生活習慣被強制同化之後,根據「大清會典」戶口編審附註「回、番(包括西藏及台灣山胞)、黎、猺、夷人等,久經向化者,皆按丁編入民數」 (清史稿 卷120食貨志 戶口作者:姚永樸 李哲明)這個規定。1777年開始,戶政登記上,台灣人不再被記為「土番」或「社番」,而是「民」,可是台灣人不知道自己的歷史,到今天還以漢人自居。
馬卡道族是高雄的原住民,一般被認為是西拉雅族的一支(小川尚義在1944年提出)。在西元元年到400年前之間當時的柴山仍是四面環海,馬卡道族便是當時打狗地區的聚落。原居鳳山地方至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流域,部落分佈在高雄一帶地勢較高的丘陵及河邊一帶,包括柴山、覆鼎金、桃子園及打狗港一帶,後移至屏東平原之山麓地帶(今屏東縣新埤鄉、萬巒鄉赤山、萬金、內埔鄉之老埤、高樹鄉泰山村一帶),亦有移至恆春、臺東方面。
台灣府志中所提及的「鳳山八社」,就是指馬卡道族(放索、阿猴、塔樓、加藤、武洛、力力、上淡水、下淡水社等)八個社群。由於居地緊鄰排灣族的分佈範圍,因此和附近排灣族有密切往來關係。
十八世紀中葉之後正值清朝的乾隆時期(1736-1795),臺灣的拓墾開始變得非常劇烈。不但拓墾者與番之間衝突增加﹐拓墾者移民社會也是民變不斷﹐最有名的就是林爽文之變。即一七八六年,清朝就設立了「番屯」的制度。「平埔熟番」的稱呼雖然很早就出現在清朝的文獻中,如:《重修鳳山縣志》(1764);但是主要還是在清朝末年的文獻出現得較多﹐例如,《噶瑪蘭廳志》(1851)有「平埔番」一詞。清朝末年﹐後山一帶居住平地的土著也被稱為「平埔番」,在《臺東州采訪冊》(1894)中有所記載。簡單地說,十八世紀下半葉在文獻中出現的「平埔番」、「平埔熟番」﹐是指居住在屏東平原、宜蘭平原、台東平地與恆春平野的土著族群;在清代﹐西部的「平埔族」被稱為「熟番」﹐在南部(屏東平原與恆春半島)與後山(宜蘭至花東一帶)的「平埔族」則被稱為「平埔番」。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平埔族」隱含了兩個意涵︰「平埔」與「熟埔」。「平埔」一詞較流行於民間;而「熟番」都是殖民政府官方的用語。
以前老埤聚落多年來為番界重要的隘口,下淡水社前來守隘與屯墾、開發,外移人口暴增,再加上族人遷徙,部落所屬行政區域縮退。透過部落系譜調查,調查現有老埤聚落日治時期直系親屬有熟註記的家戶戶籍資料,鼓勵並協助族人到戶政事務所申請日治時期家戶戶籍謄本,奠定日後老埤聚落系譜資料引證基礎,來奠定族人人口數及分布,藉此聯繫起族人,推動族群自我認同及文化認同。但日治戶籍謄本上的種別欄【福、廣、熟】註記!?我是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