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稱「蛤仔難三十六社」的噶瑪蘭族(Kbalan)
「噶瑪蘭」一詞,在噶瑪蘭語中是「平原的人」之意;自17世紀起此一名詞就經常以Cabalan或Kavalan等發音出現在西班牙或荷蘭文獻,並以「蛤仔難」、「甲子蘭」、「哈仔瀾」等不同中譯出現在漢人紀錄中。最初是蘭陽平原的居民,用以區別當時山區原住民的名詞。19世紀末伊能嘉矩採用這個名詞作為宜蘭附近平埔族人的族名。1796年(清嘉慶元年)吳沙率領漢人移民進入宜蘭開墾之前,蘭陽平原都是原住民的生活場域,並且建立有不少聚落;清代方志一般通稱之為「哈仔難三十六社」。
1810年(嘉慶15年)噶瑪蘭被清政府納入版圖之後,由於漢人大量的移居開墾,很快造成噶瑪蘭人的土地流失,因而不得不在十九世紀中葉清末時期離開原居地,大批往南遷徙至花蓮和台東一帶定居。居住在宜蘭地區的噶瑪蘭人,因為國家體制、混居互動和外來強勢文化等影響,造成社會快速變遷;相較之下,花東地區的噶瑪蘭人雖然也混居在不同族群之間,但是過去由於交通往來較為不便,因此還有不少語言和文化傳統還能保存至今。2002年「噶瑪蘭族」正名成功,正式成為臺灣原住民的第十一族,這也是平埔各族當中第一個被官方認定的族群,目前有800多人登記族籍。
根據噶瑪蘭傳說,祖先是從遙遠的南方海外小島Sanasai遷徙而來。從考古資料也顯現在宜蘭平原一帶,原住民居住的歷史已超過千年,以遊耕、狩獵和採集維生,發展出海上貿易網路,能夠從海外取得瑪瑙、玻璃和瓷器等珍貴物資。早期在宜蘭平原的噶瑪蘭聚落,大多分佈在海岸與溪流旁邊,可以看出族群文化的海洋取向和親水性質。雖然噶瑪蘭人經過多次遷移,而且長期與不同族群(如漢人、阿美族人)密切往來和通婚,使其社會生活性質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從花東海岸噶瑪蘭部落的活動,可以瞭解一些噶瑪蘭語言和文化特性;例如在近海撈捕飛魚、海產和貝類,舉行海祭;平日經常採食野菜;過年舉行Palilin儀式祭拜祖先,生病或不順遂時由女巫師進行治病或除穢儀式;以及逐漸復興的香蕉絲工藝技術等等。由此展現出噶瑪蘭文化獨特的生命力。
參考資料來源【流動的歷史軌跡與收藏的平埔記憶─噶瑪蘭與凱達格蘭】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