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凱達格蘭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凱達格蘭族
Ketagalan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鳥居龍藏所攝臺北縣圭武卒社的凱達格蘭族人,1897年
總人口
不詳
分佈地區
臺灣臺北盆地周圍)
語言
凱達格蘭語
漢語中華民國國語臺灣閩南語
宗教信仰
基督宗教凱達格蘭語群泛靈信仰
相關族群

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語Ketagalan),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支,分布區域東起新北市貢寮區,經基隆北海岸大屯火山群臺北盆地淡水河,及於桃園市北部,可細分為巴賽族雷朗族兩個支系,被認為屬於薩那賽傳說(Sanasai)一部分[1]:13[2]。凱達格蘭族曾存在淡水國雞籠國邦聯制聯合政權。

簡介[編輯]

在三百多年前,臺北盆地是「凱達格蘭族」人的領域,大約有三十多社,原本散居在各地以漁獵和簡易農耕為生,後經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日本人入侵、開墾,生活和族群發生重大變化。這些重大的改變,逐漸讓凱達格蘭族人,甚至全臺灣平埔族走向消失的命運。現今如果要找尋凱達格蘭族人的過去生活面貌,除了透過文獻外,就是依據「考古」發現。目前最大的考古發現是新北市八里區的「十三行遺址」,由這個遺址的遺物推定凱達格蘭族人,可能在相當於中國歷史漢朝的時間就已經進入臺灣。他們的聚落和附近地區,成為後來漢人移民、開墾、建立村莊的地點。

相傳凱達格蘭族的祖先是從台灣島最東境的岬角—三貂角登陸,1694年康熙大地震前,文獻指出仍為台北一帶最主要住民結構。如詳加細分,該族分布範圍約為現今臺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瑞芳貢寮新店板橋及桃園北區。部分學者則以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為界,分為南北兩支系,再加上16世紀前遷移至宜蘭的一支「社頭社」(哆囉美遠社/Torobiawan),可再將該族區分成巴賽族(Basay)與雷朗族(Luilang)。

傳統的平埔族社會,對於信仰,其實大多還停留在祖靈崇祀以及圖騰膜拜的階段,各族的祭典不盡相同,其中北部的凱達格蘭族的祭典有農曆六月十八日和農曆八月十六日。六月的祭典是在祈求魚獲豐收,八月的則是感謝祖靈庇祐農作收成,他們會以其神聖的植物山橄欖當作祭品。

另外,該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樣為母系社會,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17世紀-18世紀,福建泉漳一帶的閩南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平埔各族因處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除了被清政府歸類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滅失。

據考證,現今台北許多地名為凱達格蘭語音譯而成,例如:大龍峒北投唭哩岸八里艋舺加蚋

服飾[編輯]

19世紀末期伊能嘉矩在淡北和噶瑪蘭各社調查與採集,見到的一些舊有服飾裝飾如下:

  • 女子髮式:北投社把頭髮從前額分梳,在腦後束成兩咎挽在頭上,黑布巾包纏起來。
  • 瑪瑙珠和玻璃珠串胸飾、頸飾、頭飾、與耳飾:北投社以管珠形的瑪瑙或玻璃珠類串成胸飾串珠;耳朵上穿八、九個洞,上面飾以漢人常用的小耳環,手腕上戴串珠。三貂社戴管狀的瑪瑙珠當頸飾,也戴用串珠綴成的頭飾與耳飾。
  • 衣服樣式:毛少翁社的衣服上衣與身高等長筒袖,合衽,用帶子束於腰際。女子使用寬布纏腰為裙。塔塔悠社峰仔峙社里族社:穿長及膝蓋的筒袖衣裳,男子用一條布帶綁結於正面,女子則用一條寬布,在腰際圍腰布。三貂社:穿開襟有袖的衣服,上面披上「方布衣」;有的衣裙上掛很多小鈴鐺或小珠子。
  • 北投社或里族社相關服飾詞彙:手環Karuse、腰帶Kwasesewu、腰裙Viteta、珠子Nanpie或Kanekun、個別管珠Kanekun,連綴串珠Raonoonoo。就服飾形式與裝飾概念而言,淡北附近的凱達格蘭人與宜蘭平原的噶瑪蘭人差異似乎並不太大。

凱達格蘭族與巴賽族分類爭議[編輯]

日治時學者伊能嘉矩在1898年提出北台灣的平埔族屬於凱達格蘭族,1900年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出版《台灣蕃人事情》分出了北部的凱達格蘭族和宜蘭的噶瑪蘭族,並被後來的台灣史學界所沿用。但今日許多學者提出異議,台灣史學者翁佳音指出,伊能嘉矩並沒有提出證據顯示當地哪些平埔族自稱凱達格蘭,且同時期的另一語言學學者淺井惠倫卻說當地平埔族自稱巴賽族,未聞有「凱達格蘭」,相反地巴賽一詞一方面是北部平埔族的自稱,並且不斷出現在西班牙荷蘭清代文獻中。翁佳音更指出當時伊能嘉矩用凱達格蘭一名來猜測「雞籠」一名來源的推想,今日卻被許多書籍認為定論。 陸傳傑推想清、日期間是以台語「大嘉臘」、「大佳蠟」、「大加蚋」譯稱台北盆地中的凱達格蘭(Ketagalan 依當時北部平埔語普遍慣例,Ke-音節省略不譯)[3]:54-59,84-93

1935年,小川尚義以採集到的單語,沿用伊能嘉矩的分類,在凱達格蘭族追加了16世紀以前即遷移到宜蘭海岸的哆囉美遠族(Trobiawan)。同年移川子之藏以噶瑪蘭族為中心,認為凱達格蘭、馬賽和哆囉美遠,都是噶瑪蘭的亞族系。經過1930–33年全島大調查後,1936年移川子之藏和馬淵東一開始描述哆囉美遠、里腦、猴猴、馬賽等族的關聯。1944年,小川尚義把凱達格蘭族,限定在台北、基隆的平地、宜蘭海岸;另提出「雷朗」為新的分類,指台北平原到桃園方面分佈的族群。此前馬賽族的分類尚未正式出現。1952年,馬淵東一以馬賽族描述三貂、基隆方面的凱達格蘭族,亦認為花蓮 Takili(塔次基里溪)河口靠北的狹小海岸地帶,為哆囉美遠族的原居地,其與北部的族群是相當近似的。1954年,馬淵東一沿用小川的凱達格蘭、雷朗大分類,在凱達格蘭又分出台北、基隆沿海、宜蘭海岸的哆囉美遠、里腦和系統不明的猴猴等族群。同年,馬淵東一開始反覆論述改以「Vasai(Basai)」為北海岸族群名稱:他依據中村孝志的《荷蘭戶口表》、伊能嘉矩的北投社口碑、1936–37年語言學者淺井惠倫的調查,認為「Basai(馬賽)」不但是地域名、村名,甚且是種族名,因為這是該等區域當地人普遍的自稱。馬淵定義的凱達格蘭,即小川尚義所定義的雷朗,而馬賽才是北海岸的凱達格蘭。同時,馬淵東一依17世紀西班牙、荷蘭文獻,聯結北海岸馬賽人和東海岸Takili地帶哆囉美遠人的語言、風俗,認為哆囉美遠人已於16世紀離開故地北上宜蘭,馬賽族「斷續的分佈於從Takili方面到宜蘭平原的海岸、基隆方面的台灣東北海岸……」,其分佈並具有邊緣(marginal)的特性。到了1956年,馬淵東一提出取消雷朗、恢復凱達格蘭;提出馬賽,包含北海岸狹義的馬賽,及廣義的宜蘭平原哆囉美遠、里腦、猴猴等馬賽在內。1985年,土田滋以馬淵東一的分類架構,再透過淺井惠倫採集的20世紀初期語料整理,發現「馬賽語」可以擴展到淡水河域的基隆河以北各社,基隆河域平埔諸社的語言屬於馬賽語,故土田滋將馬淵東一的馬賽族分類地域,由北海岸往南擴展到基隆河域北岸。[4]

考古證據與西班牙荷蘭文獻顯示,和台灣北部、東北部主要定居在村社中從事農耕、農閒時在自己村社附近漁獵的其他原住民族群不同,巴賽族主要以操舟在沿海、沿河遷移從事以工藝、貿易與交換的生活方式,不事農耕(或短期從事小型農耕),主要以工藝器物和其他族群交換糧食,貿易對象擴及整個台灣北部、東北部沿海及河岸地區,而巴賽語隨其貿易的足跡成為當時北台灣不同族群間的通用語言,巴賽族亦成為後來前來此地區的外人與其他當地原住民的中介角色。記載中Quimaurri(金包里社)、Taparri(淡水社)等社群習俗相同,不像其他原住民那樣耕種、農閒時獵鹿、交易鹿皮,他們以手工和其他原住民交換稻米,他們也輕視其他農耕的原住民。可以推測其他農耕、漁獵的原住民也許與馬賽人為不同族群,而說馬賽語者不見得是馬賽族人。記錄中西班牙、荷蘭人拜訪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等流域的村社,當地平原肥沃的農田有豐富的農產、家禽、家畜、稻米,與馬賽族不事農耕的特徵不符。[5]:287-295[6]

大台北地區的Sanasai傳說

所謂大台北地區,主要指北海岸及淡水河系的原住族群各社。根據伊能嘉矩在1896-98(明治29-31)年的調查,當時的北部平埔部落,流傳著如下的幾則祖源傳說:

1、三貂社

我族原住於Sansai,為了捕魚乘舟出海。後因遇到颶風,其中二船漂流到此地(即澳底灣)上陸。同舟的二十餘人以Uke為頭人,建置三貂社,這已經是幾千百年前的事了。此即是我平埔(Peipo)人的開祖。其後子孫繁殖,遂各各分歧,一支成為宜蘭的平埔,另一支移往基隆(伊能嘉矩 1898:389)。

2、金包里社

始祖在山西,因為原鄉日月並食,天地昏黑,大蛇盡出,僅存兄妹二人,遂結為夫婦,再繁衍子孫。後因山西發生大洪水,所以乘筏漂流,抵達台灣大雞籠八斗仔海邊。登岸之後,帶犬登山、挖水成井,各安生業。祖先給予長房武荖嘮也金包里、雞籠、三貂三社;二房礁簡嘮也蛤仔難、奇萊之地;三房邦彥嘮也台北諸社;四房野邦嘮也竹塹、大甲下社;五房砂簡嘮也彥里、埔里社;六房檳字嘮也下台灣、卑南;七房內山(波越重之1924:74-75)。

3、北投社

是從一個叫做Sansai的地方,為了避難才渡海而來。他們在台灣北端的深澳登陸,然後繁衍子孫,形成各社(伊能嘉矩 1897:259-260)。

4、毛少翁社

是由祖先Vaki-tononan的兒子,乘著叫做Kivao的船,航海漂來台灣,其本國叫做東洋(Tanyyan)(伊能嘉矩 1896:473)。

5、武嘮灣社

是在中國人移來以前,由其他地方移來的(伊能嘉矩 1896:45)。

6、峰仔峙社

與里族、搭搭攸、錫口三社,由唐山(Tonsoan)的山西(Soansai)遷移而來(伊能嘉矩 1896:35)。

7、雷里社

乘船漂著於北海岸(伊能嘉矩 1898:489)。

8、八里坌社

由唐山的兄弟七人,乘船漂著於台灣北部,繁衍子孫後,形成分社(伊能嘉矩 1896:42)。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ianthro.tw)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北投社

400多年前北投是凱達格蘭族的居住地,如今北投已成為國內外知曉的著名觀光熱點,但對於這個地名,卻不真的明白名字背後,關於凱達格蘭族舊社的故事。
(一)社名
    在西班牙及荷蘭檔案文獻中,日後稱為北投社的原住民村落,一般記為Kipatauw。北頭、八頭、八投,皆為凱達格蘭族語Patauw的閩系臺語譯音。當時,沒有人知道社名的意思,直到日治初期,學者伊能嘉矩來到這一帶調查,指出patauw是女巫之意。但不同於多數隱匿在歷史中的社名,日治時期的北投成為庄名,並在日後經過北投鎮的階段再改為區名,在臺北人的空間知識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二)人口
    17世紀中葉,Kipatauw大概有30幾戶、100多人,雖然人數不多,卻不絕如縷,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都有若干家戶與人口留存(如1920年有18人)。後來,由於嗄嘮別社族人的加入(人數增長到65人),共同構成北投社的人群內涵。
(三)北投社在哪
    早期的歷史文獻中,北投社有內、外之別,內北投約在今臺北市北投區的清薛、長安、中正、中央、溫泉、中心、清江、八仙等里,外北投則指新北市淡水區的北投里一帶。19世紀中葉後,所謂「北投社」已經限縮在內北投一帶;1896年伊能嘉矩調查的當時,北投社大概僅餘磺溪北岸的部分地方。與北投社相鄰的嗄嘮別社(約在今北投區關渡、一德、桃園、稻香四里)因遷徙移動,而與北投社混居。在今日的共識與理解中,北投地區的凱達格蘭族村社主要指頂社、中社與下社這三個地方,即是由兩社族人一起組成。
(四)遷徙
    生活在北投社的凱達格蘭族人,先前因為清代漢人的大量移入,生存空間已大為縮小,原本居住在三層崎(頂社)的凱達格蘭族人,在日治時期因為製窯場的設立,被以不合理的低價強制收購土地,頂社的族人因此移居中社(現政戰學校)、番仔厝(現臺北市私立幼華高級中學對面),或是離開北投。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臺灣西班牙統治時期 


 
西屬艾爾摩沙
Hermosa
1626年5月16日—1642年8月26日
1626年西班牙人所繪基隆港與淡水港
艾爾摩沙的位置
地位 新西班牙總督轄區的轄下治區(西屬東印度群島)
首都 大雞籠嶼
常用語言 西班牙語(官方)、巴賽通用語)、噶瑪蘭語
宗教 羅馬天主教
雞籠淡水長官  
歷史時期 大航海時代舊帝國主義臺灣荷西統治時期
 
• 建立
1626年5月16日
• 向荷蘭東印度公司投降
1642年8月26日
貨幣 西班牙里爾
 
前身
繼承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台灣荷蘭統治時期
台灣荷蘭統治時期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今屬於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中華民國(台灣)

西屬艾爾摩沙,史稱臺灣西班牙統治時期,為1626至1642年間,西班牙帝國北台灣歷時16年的殖民統治。行政上屬於新西班牙總督轄區菲律賓都督府。雖然台灣很靠近已是西班牙帝國版圖的呂宋島,西班牙人卻沒有完全佔領台灣,反而讓荷蘭共和國奪得先機。直到1626年,為了突破荷蘭人對馬尼拉的貿易封鎖,才出兵雞籠,並逐步征服北台灣。可是西班牙人無力驅逐荷蘭人,也無法賺取足夠的利潤來維持駐軍的花費,反而要靠馬尼拉補助北台灣的經營[1]:162。因此馬尼拉經濟衰退以後,西班牙人就縮減駐軍,給了荷蘭人可乘之機。最後在1642年荷蘭人攻陷雞籠,結束西班牙人的統治。

歷史[編輯]

臺灣歷史系列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明鄭時期
1661-1683
 
清治時期
1683-1895
 
日治時期
1895-1945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其他臺灣系列

人口 - 族群 - 經濟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軍事 - 外交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臺灣主題首頁
                 

醞釀征服[編輯]

1571年,西班牙人在馬尼拉建立殖民地後,就以此地為東亞貿易的中心,逐步征服菲律賓其他島嶼。雖然台灣很靠近呂宋島,但西班牙人選擇往南方的民答那峨島摩鹿加群島擴張[2],並無意佔領台灣。

臺灣被西班牙文獻稱為「艾爾摩沙」(西班牙語:Isla Hermosa),意即「美麗島」,位於呂宋島北方七百公里處。在16世紀後期的文獻顯示,西班牙官員總是把臺灣島當作菲律賓群島的一部分,因此認為臺灣也屬西班牙王室管轄。1586年,馬尼拉總督與五十個西班牙居民簽署請願書上呈西班牙國王兼葡萄牙國王菲立普二世,敦促他出兵前往艾爾摩沙島以及菲律賓群島中較偏遠的島嶼,因為「他們的情況日趨腐敗......為了他們好,也為了我們自身的安全,必須由我們伸手去安撫他們,再晚一些就會來不及了。」國王雖然回說馬上會去收服艾爾摩沙等地,旦菲律賓官員在1596年以前沒有急迫的理由要到臺灣設立據點。[1]:163等到傳出日本豐臣秀吉打算以台灣為跳板進攻呂宋島[3],但事實上以當時的日本完全不夠同時代的西班牙帝國對抗。西班牙人才體會到台灣的戰略價值,不少官員催促馬尼拉當局佔領台灣,不過也有人反對,最後只派艦隊去偵查,卻遇上惡劣天候而無成果[4]。後來豐臣秀吉於1598年去世,馬尼拉當局眼見威脅已緩和,不再打算佔領台灣。

到了17世紀初,馬尼拉當局的威脅很快就從日本人變成荷蘭人。荷蘭因為荷蘭獨立戰爭西葡聯邦敵對,所以荷蘭人擴張到東亞後,欲阻斷西班牙的貿易[5]。1618年,菲律賓總督派遣道明會神父馬蒂涅(Bartolmé Martinez)去警告明朝當局小心荷蘭人截擊開往馬尼拉的中國商船,他在旅途中兩次躲到臺灣西南平原避難,並根據此一經驗指出西班牙應將此島併入帝國中,他在1619年的備忘錄寫道「沒有比將馬尼拉的銀子送到中國的大門(也就是美麗島)之前更好的方法,可以弄走荷蘭人和其他種種的敵人了」。[1]:164而荷蘭人考量馬尼拉的繁榮來自中國以及美洲的白銀貿易,首要之務就是攻擊這兩地出入馬尼拉的船隻[6]。不過仍有華商願意冒險前往馬尼拉,讓荷蘭人了解只靠封鎖馬尼拉並不夠,因此改變戰略,決定在靠近中國的地方建立據點,搶走菲律賓群島的對華貿易[7]。然而荷軍奪取澳門澎湖的作戰都告失敗(見:澎湖縣歷史澎湖之戰),便轉進南台灣的大員。這時馬尼拉當局才察覺事態嚴重,為了對抗荷蘭人,也決定在台灣建立據點。1625年,菲律賓西班牙總督施瓦爾決定在艾爾摩沙島建立據點,道明會神父馬蒂涅與其他五個道明會神父於1626年2月8日,隨軍出征。[1]:165

征服與擴張[編輯]

1626年5月5日,瓦德斯率領艦隊,自菲律賓馬尼拉出發,由於荷蘭已占領臺灣南部。西班牙軍沿著臺灣東海岸北上。5月11日先到三貂角(Santiago),[8]:47-485月12日進入雞籠港,命名為「Santisima Trinidad」(意為「至聖三位一體」)。[8]:48西班牙人於雞籠灣內的小島(今和平島)登陸。[1]:1695月16日在社寮島舉行占領典禮。[9]:88[8]:48

西班牙人建立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e,意為「救世主」)作為統治中心,[8]:48此島也連帶被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島[10]。可是據點才建立不久,馬上就陷入困境。因為島上金包里社(Taparri)、大雞籠社(Kimaurri)的原住民的村落遭到西班牙軍奪取,因此拒絕出售食物。馬尼拉的補給船又無法適時抵達,不少西班牙人因此生病或餓死,倖存的人只得吃狗、老鼠來充飢。[1]:170-171直到有華商來雞籠販賣糧食,情況才好轉。

到了1627年,苦於糧食短缺的瓦德斯,派了20名士兵前往淡水河,準備與圭柔社(Senar)原住民收購糧食[11]。西班牙軍停留了1、2個月後,卻遭附近部落聯合反抗,隊長及7位士兵被殺,其餘人則逃回雞籠[12]。1628年,瓦德斯派100名士兵進攻,原住民不敵而逃亡,西班牙軍便進入村內搶奪糧食,滿載而歸[12]。原住民只得割讓土地以談和,西班牙人便在此地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作為據點[2],圭柔社則改遷往他處。

1629年7月,荷蘭曾派軍北上淡水,攻打西班牙軍要塞。但因西班牙防禦工事堅固,荷軍未攻下而潰敗。至此西班牙已占領從雞籠西方至淡水一帶。[8]:48

西班牙人擁有雞籠、淡水後,由於來往兩地的海岸線過於崎嶇,加上海路受限於季風以及洋流的時節,因此希望能找到一條更便捷的路線。1632年,長官阿爾卡拉索派80名士兵,進入台北盆地探路。這支部隊沿著淡水河逆流而上,再沿基隆河前進,終於找到一條來往兩地的路線[2]。這次探索,也讓西班牙人接觸許多淡水河、基隆河流域的部落,後來西班牙人陸續征服這些部落。

1632年4月,一艘西班牙船漂流至蘭陽平原,全船皆遭當地的噶瑪蘭族殺害。因黑潮自東台灣的海岸開始轉流向東北方,西班牙船從菲律賓前往北台灣的據點時,必會經過此地。西班牙人早已覬覦宜蘭的戰略地位,打算搶先荷蘭人占領此地,只是都沒有付諸行動[13]。這次噶瑪蘭人殺害西班牙人的事件,讓阿爾卡拉索以此為由攻入宜蘭,派兵摧毀了噶瑪蘭族7座村落,並殺死了10~12名原住民[13]。然而噶瑪蘭人選擇退往山區,繼續與西班牙人對抗,直到1635年,當時擔任長官的羅美洛,才再次派兵擊敗噶瑪蘭人[14]

衰亡[編輯]

原本西班牙人盤算佔領北台灣後,就可免去荷蘭人的威脅,可是局勢並不如意。就算佔領了北台灣,荷蘭人只要在中國沿岸阻止商人,照樣可以威脅馬尼拉的經濟。而且從雞籠運來商品,物價沒有比華商直接運到馬尼拉更便宜[1]:198-200;反而維持駐軍要花大量經費,又無法打開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再加上從1630年起,美洲白銀產量逐年遞減,馬尼拉就因流入白銀的減少,而陷入經濟衰退 [15]。北台灣的經營幾乎都要仰賴菲律賓的補助,可是菲律賓本身也要資金應付和穆斯林的戰爭,西班牙人越來越難撐下去。

1637年,菲律賓總督科奎拉Sebastián Hurtado de Corcuera)為了減少開支,決定削減北台灣的軍力。他下令毀掉淡水的聖多明哥城,僅駐軍於聖薩爾瓦多城。[1]:203-205雞籠防備空虛,終究引來荷蘭人的覬覦,1641年荷蘭人前來雞籠一探虛實,並伺機進攻。這時西班牙人的威望已大不如前,許多原住民轉而加入荷蘭人,不過荷軍認為火砲數量不足以攻破城堡,[1]:206勸降西班牙守軍失敗後,就返回大員。

1642年8月,荷軍大舉進攻雞籠,並奪取了雞籠島上的制高點。西班牙軍已無力抵抗,8月28日向荷軍投降,從此退出台灣。[8]:50

族群[編輯]

地域概述[編輯]

西班牙人以地緣關係,大概把當時的台灣劃分成以下地理區(或稱省區),分別為淡水河流域的淡水省區(Tamchui)、宜蘭平原噶瑪蘭省區(Cabaran)、從花蓮立霧溪口至秀姑巒溪口的海岸與縱谷地帶的哆囉滿省區(Turoboan)[16],以及不屬於三大區但是亦為重要的地區,例如基隆北海岸的大雞籠-金包里((Quimaurri-Taparri),以及三貂角(Satiago)、圭柔(Senar)、八里坌(Patao)等[17]。然而所謂省區只是區域概念而非行政區域,噶瑪蘭或哆囉滿此二區,西班牙人並無設官分治[18]

西班牙人[編輯]

前來北台灣的西班牙人,以士兵占最多數,也有少數的官員、傳教士與自由市民。因人手不足之故,低階官員也多由士兵充任,只是於職務任期終了才發薪,在當時是很普遍的事,就有一位簿記官因多次要求發薪未果,卸職後便拒絕交出保管的金庫鑰匙[19]。每年平均大約有250~300位士兵,分別駐守各據點[20],其中不少是菲律賓住民的傭兵,因西班牙女性不多,便有一些士兵與台灣原住民通婚,並在雞籠島上發展成小型聚落[21]

西班牙人在北台灣的生活,與來自馬尼拉的補給船息息相關,補給船會帶來薪餉、食物、藥品、衣物等物資,同時也是傳達命令、官員或士兵輪調的時候[22],補給船甚至也載來士兵喜愛的菸草[23]。只是西班牙人始終過得不太好,占領初期就曾因補給船未準時抵達,而陷入糧荒,後來雞籠之戰被俘虜到大員的人,便很羨慕荷軍物資充足。[1]:209-210

菲律賓人[編輯]

西班牙人據有北台灣後,因人數過少,便大量徵召菲律賓人擔任士兵及勞工。菲律賓人主要來自卡加揚邦板牙,也有極少數的他加祿人在聖薩爾瓦多城擔任鐵匠[24]。士兵除了作戰外,也會擔任哨兵;勞工則是建築要塞、教堂及房屋或是在船上服勞役。原本駐台的菲律賓人過了一段時間,應該有另一批人來輪替職務,實際上卻是待了好幾年仍無法回家[24],因犯罪而服勞役的人,服刑期滿也被強制留下[25]。有些菲律賓人便展開逃亡,成功逃走後就藏在台灣原住民的部落,也有人逃亡失敗被抓回來處死。雖然西班牙人隨後於雞籠之戰敗仗,菲律賓人的處境並未好轉,他們無法像西班牙人一樣得以遣返,而是被扣留下來充當奴隸,荷蘭人甚至把之前藏在原住民部落的人抓回大員[24]

巴賽人[編輯]

狹義的巴賽族係指分布於基隆北海岸的原住民,可分成三大社群,分別為金包里(Taparri)、大雞籠(Kimaurri)、三貂(St.Jago)[26],其對應的文化則為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27][28]。位於宜蘭平原的哆囉美遠(Talebeouan)以及花蓮立霧溪口的哆囉滿(Taroboan),因為住民也使用巴賽語,亦有學者歸類為廣義的巴賽族[29],其相應文化則為十三行文化的普洛灣類型[28]

巴賽人迥異於一般以務農、捕魚、狩獵為生計的原住民,係以手工藝及貿易謀生,經常遊走各地與漢人及宜蘭、花蓮一帶的原住民進行交易,也會替其他村社製造弓箭、刀斧、縫紉衣服甚至建造房屋,巴賽人在北台灣海岸的貿易圈扮演的地位,讓巴賽語成為當時北台灣的通用語[30]。本來原住民的交易方式係以物易物為主,然而巴賽人隨著與西班牙人與漢人的接觸,逐漸也了解貨幣的價值。漢人會要求巴賽人賣貨物給西班牙人時索取白銀,再以白銀向漢人購物;原本巴賽人結婚時多以瑪瑙、衣物、陶甕做為聘禮,因銀貨的流行,多改以披索支付,巴賽人甚至還教淡水原住民了解白銀的價值[30]

經濟[編輯]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刻有「台灣」二字的西班牙元

早在西班牙人統治前,北台灣已有巴賽族出售黃金硫磺、鹿皮給中國、日本商人。交易方式仍係以物易物為主,也用珠子、白銀、布作為交易媒介[31]。黃金原產於東台灣的海岸山脈,當地原住民於河川下游採集沖刷而成的砂金,經過多次轉手交易才流入北台灣[32],不過產量不足以大量供應。硫磺則是最大宗的出口物,盛產於內北投社(Ki-pataw)、金包里社(Ki-taparri),中國商人主要都為了收購硫磺而來。原住民係於9-12月採礦,只是中國的硫磺價格經常變動,華商不會定期前來收購[33]

西班牙人統治以後,駐軍所需的物資以及貿易用的白銀都要從馬尼拉運來,補給制度就成為北台灣的經濟命脈[34]。馬尼拉大多每年會派二次補給船,一次於8月、另外一次約為5月,把美洲來的白銀運到雞籠,以購買華商的絲、紡織品,再把商品運回馬尼拉販賣。雖然西班牙人不被允許和明朝展開正式貿易,但卻以免關稅、免貨物稅,甚至免入關查驗的方式,吸引走私商到雞籠作生意。[1]:172西班牙人也試圖招攬日本商人,以把雞籠發展成中、日貿易的轉口港,不過德川幕府發布了鎖國令,這種期望從此破滅。

可是這種經濟發展的模式過於依賴馬尼拉,貿易興衰取決於補給船有無載白銀來。有鑒於此,艾斯奇維曾建議引入中國、日本的農民前來開墾土地,但始終沒獲當局同意。[1]:211-212所以自西班牙帝國的白銀貿易衰退以後,北台灣的經濟也開始蕭條,促使西班牙人退出台灣。

天主教的傳佈[編輯]

西班牙人之所以佔領台灣,除了政治以及經濟因素外,也考量台灣的位置方便前往中國、日本傳教,起初就派了5位神父隨軍出征。前來的傳教士大多出自道明會,不過也有其他的教會參與。

起初只有軍人才能進入原住民的村莊,並無神職人員在村內活動,直到神父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抵台灣後,才獲准入村傳教。艾斯奇維為了更方便傳教,編寫了「淡水語辭彙」(Vocabularino de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以及「淡水語教理書」(Doctrina cristiana en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不過這兩本書至今仍遺軼[35]。艾斯奇維為了培育傳教士,在阿爾卡拉索的支持下,成立了聖慈悲兄弟會,會長一律由長官擔任[36];原本他還打算創辦神學院,只是始終未能實現。

原本西班牙人的傳教範圍,只限於基隆、淡水城堡外附近的部落。西班牙人勢力擴大以後,傳教士開始往淡水河中、上游以及宜蘭移動,甚至不用士兵作伴,也可以安全地在原住民部落施洗 。[1]:181-182只是好景無法維持多久,從北台灣裁軍以後,西班牙勢力大幅衰退,傳教士也就無力遠離城堡去傳教。

基本上原住民係考量部落的安全,才肯接受天主教。有傳教士在,西班牙士兵較不會來騷擾,也可和西班牙人合力對抗敵對部落[37]。可是不同部落間的敵意,也阻礙傳教的進展。只要傳教士前往敵對部落,原住民就會產生敵意,成果立即化為烏有,甚至有傳教士因此被殺[37]。雖然有不少的傳教士來台灣,可是他們認為到中國、日本傳教才是首要之務,只把台灣看作是前往兩地的跳板[38]。所以傳教士停留的時間都不長,也難以取得重大成果。

西班牙駐台灣長官

古道漫步

作者:陳世一

陽明山古道示意圖  陽明山位於台灣北部西北方的山區中間,由於受東北季風超過半年以上的影響,經常籠罩在雲雨之中,而多處後火山作用造成的硫氣爆裂口終日白煙繚繞且惡味刺鼻,這些地理條件隨著人類對自然的眼光和土地開發的壓力,同步改變了陽明山自然與人文的歷史足跡。

  在閱讀陽明山的古道之前,我們需要先作一些台灣北部地區大環境的地理探索和歷史巡禮,透過整個大區域地理歷史參考座標的建立,才能對陽明山古道的成因和發展狀況有一個比較梗概的瞭解。

  台灣北部開始有人類活動的確切時間不詳,從圓山貝塚的文化層推估,在2500年前,海水上升淹沒台北盆地時,居住在台北附近的先民就離開此地而不知遷徙到何方了。

  從北海岸各地發現的考古遺址可推知,古代可能有許多族系的人在這裡居住過。近代的考古學者也曾對陽明山區作過多方面的挖掘、考證工作,但只有日籍學者平山勳曾經在竹子湖附近發現過石斧、石鏃等可能是史前人類狩獵用的器具,所以,充滿硫磺味和後火山地熱噴氣活動的陽明山區,幾千年來都鮮有人類居住的痕跡,頂多在其間的山谷地帶曾經有一些狩獵或採集的活動而已。

  據學者的研究,約2000年前,平埔族人從海上登陸台灣北部的三貂角,而後,有一支往東進入宜蘭平原,形成日後的噶瑪蘭人。而一支則往西沿著北海岸推進,經過基隆時,又分成兩支,一支沿海岸線經萬里、金山、石門、三芝而到淡水,再沿淡水河進入北投、石牌和士林等地,一路在各地建立聚落,是為凱達格蘭族;另一支從基隆沿基隆河岸經汐止、松山進入台北盆地的大直、大龍峒、萬華、新莊、中和等地。

  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在陽明山的周邊地區活動了一千多年。

  西元1626年,西班牙人入三貂角進而佔據基隆,1628年,西班牙人又佔據淡水,而後,西班牙人在和平島和淡水建立聖薩爾瓦多城及聖多明哥城,並在基隆和淡水間沿著海岸築了一條通道,並控制了淡水河及基隆河下游的平埔族聚落,以傳教和經商為主要目的,對外貿易以日本為主,大宗輸出物品為硫磺、鹿皮。

  1642年,荷蘭人北上趕走西班牙人,取代其地位,從巴達維亞日記中可知,當時已有硫磺的開採。荷蘭人為了開發北台灣的硫磺資源,鼓勵大陸移民來台,並派船接運。

  所以,從西班牙人及荷蘭人占領北台灣的產業來看,近代陽明山區的人文活動以採硫磺和獵鹿為主,當時,分據陽明山區周遭的平埔族人聚落,如金包里社、大屯社、小雞籠社、唭哩岸社、北頭社、麻少翁社等,在陽明山區的活動可能已走出了一些彼此聯絡或互通聲息的山徑了。

  陽明山區所產的硫磺,在近代北部最初的開發中,實為吸引外來政權介入的主要產業。最早期,有記錄的採硫活動可能只在西南方的大磺嘴和東北方的庚仔坪一帶進行。

  1661年,鄭成功來台趕走了荷蘭人,在台灣各地施實屯墾制度。鄭成功勢力進入北台灣後,也曾在唭哩岸等地實施屯墾。

  1683年,清朝領台後,清廷怕台灣人民聚山作亂,所以,嚴禁漢人入山,同時,也怕移民日眾,聚集作亂對抗清廷,所以嚴禁漢人渡海來台。

  當時,由於福建耕地短絀,很多窮人冒險偷渡來台。

  1709年,墾戶陳賴章獲准入墾台北盆地。

  乾隆年間,不斷有漢人從北投、士林一帶漸次遷入陽明山區開墾。

  1774年,清廷開闢鹿港,成為大陸移民來台的重要入口。

  1784年,鹿港可以和福建蚶江對渡。

  1792年,開八里坌港,和福建蚶江、五虎門通航。

  台灣北部的移民日眾,有從海路來的移民,也有從中南部來的拓墾者。由於各據地盤,這個時期也是分類械鬥盛行的時期,地域或宗族間相互頃軋的力量很大。

  1795年,艋舺商業活動開始發展。

  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下郊同安人敗走大稻埕,在該地建新市街。

  在1860年台灣開港之前一百多年間,台灣的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是大陸福建、廣東,而輸出的物品則是稻米,輸入則為建材、器具用品等。

  陽明山區中的許多山路成為北部沿海各地和台北之間的商旅往來要道,則和台灣開港及大稻埕的發跡有密切的關係。

  當大稻埕萬商雲集,來自各地的貨品都匯聚此地時,隔著一座座山嶺的北部沿海各地自然不會錯過這種地利之便,就會設法參與這場市集的盛會,山路就刻意的一條條被走了出來。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從日治中期以後,陽明山週邊公路、輕便鐵路的不斷被闢建,汽車的運輸功能逐漸凌駕人的腳力,整個大台北的商業環境也不斷朝多元而擴散的方向繁衍,各地的產品也可以藉各種管道行銷。

  國民政府來台後,台北的人口遽增,商業活動日趨頻繁,陽明山區中的山徑就隨著時代的腳步逐漸湮沒,而變成一條條的古道或採箭筍的祕道了。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探究日據時期之前北投的聚落發展

柳頤庭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教學碩士班研究生 

 

壹、前言

 

    溫泉是北投特殊的天然資源,北投也因溫泉而負有盛名,在日據時期甚有「溫泉鄉」之美名。但是,北投卻不是從日據時期才有的聚落。北投其實是臺北盆地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早在荷西時期的史料中,已有平埔族在北投活動的相關記載。然而,北投實於日據時期之後才逐漸嶄露頭角,因而與北投相關的研究多從日據時期之後開始探討,較少探究北投在日據時期之前的發展。

    據此,本研究整理與回顧北投在日據時期之前的文獻史籍與相關資料,試圖探求北投在日據時期之前的歷史脈絡,期能更完整建構北投聚落發展的背景,以裨後續北投相關研究之參考。

 

貳、北投地名的由來

 

    北投一地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的內北投社社址(註1),係與淡水鎮的外北投社相對應。北投,或稱北頭、八頭、八投,皆為凱達格蘭平埔族語Patauw之閩系臺語譯音(註2),其意為女巫,相傳昔日有女巫居住於此而得名(註3)。平埔族為母系社會,尤以負責祭祀、治病、祈福、喪禮等社會上各項重要儀式的女巫地位最為崇高,備受崇敬(註4),因而也有凱達格蘭平埔族對這個泉煙瀰漫的神祕地域充滿尊重和敬畏而命名的說法(註5)。

    地名不僅是地圖上標註的記號,也是人所賦予空間的符號,隱含了一地在空間中的社會意涵,也為過去的社會留下一絲可循的痕跡。北投,原意為女巫,地名中隱含了過去最早在此地居住的族群-凱達格蘭平埔族,也暗藏著當時人們對此地特殊地景-溫泉的崇敬與畏懼。北投,這個地名將當時人們對溫泉地景的敬畏轉化為象徵對女巫的崇敬,把當地的社會族群與代表性地景串連起來,因而在漢人大量入墾後,平埔族文化逐漸消失,仍可藉此地名遙想此地過去的樣貌,更可從地名中窺知當地人與溫泉地景的深遠關係。

 

參、日據時期之前北投的聚落發展

 

    北投最早的住民為平埔族,並以採硫多見於荷西時期與清代的史料中。直至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來北投採硫之時,北投依舊散居著平埔族聚落,少見漢人開墾。然而,自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大規模的漢人移民從大陸湧入臺灣。隨後,絡繹不絕的漢人便陸續前來墾闢,北投的發展也逐漸從採硫轉而成為農村聚落。

 

一、早期的採硫時期

 

    硫磺是臺灣最早被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早在1349年(元至正九年)汪大淵的《島夷誌略》〈琉球〉條關於臺灣的敘述中就曾提及此地產硫磺,並以之對外貿易的記載(註6):

 

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山曰翠麓,曰重曼,曰斧頭,曰大崎。大崎山極高峻,自彭湖望之甚近。……地產沙金、黃豆、黍子、硫黃、黃蠟、鹿、豹、麂皮。貿易之貨,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處州瓷器之屬。海外諸國,蓋由此始。(註7)

 

    由上述可知,臺灣的硫磺至少在十四世紀中葉即成對外貿易的輸出品。1626年(明天啟六年)西班牙佔據臺灣北部,企圖拓展東方的貿易路線。1632年(明崇禎五年)來臺的西班牙宣教師Jacinto Esquivel在佈教報告中曾云:

 

「沿Kimazon之小支流,可達Kipatao部落,分為八九部落,產出多量硫磺。中國人冒險入此地,以毛氈類及裝飾用之瑪瑙珠、手釧、鈴等,與土番交換硫磺。輸向中國本土百斤價格約值五兩,甚至十七兩之鉅,而其得自土番者,則以五百七十斤之硫磺,僅不過付與一枚之氈而已。」(註8)

 

    Kimazon為今日的淡水河,而Kipatao即為今日的北投(註9),其中土番應指的是當時生活在北投的平埔族。從此敘述中顯示,硫磺甚早即與北投最早的住民平埔族息息相關,是北投最早被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平埔族並以硫磺與漢人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但通常是換取價值不符的物品。

    荷蘭為了擴張亞洲貿易版圖,於1624年(明天啟四年)佔領大員(今臺南安平),開始殖民臺灣。荷蘭對於臺灣當時的硫磺貿易情況也有所記載,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巴達維亞城日記》中即記有:

 

商人白哥(Peco)及甘培(Campe)所派往淡水之帆船三艘,已於十月回來,運到粗製硫磺十萬斤,其中約計二萬斤為大塊而透明,其他為碎末,可精製為大塊者。彼等日日從業,因缺乏必需之油(roet),乃向中國訂購,日日期望其來貨,而以為可應付馬拉巴耳(Marabal)海岸之訂貨。(註10)

 

    在此紀錄中可知,此時臺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淡水雖仍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但荷蘭透過中國商人的關係,仍可取得貿易物資-硫磺,並可知此處的硫磺於淡水出港,應為北投地區所產出,且從其急迫的態度可看出,當時對硫磺貿易的需求甚殷。

    對於北投平埔族採硫最詳盡豐富的記載,莫過於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所著的《裨海紀遊》。郁永河,字滄浪,浙江仁和諸生,因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冬,福州火藥庫失火,硝石、硫磺等火藥原料全都被焚毀了,為彌補其損失,因而來臺採硫。

    郁永河此行最大的任務在於採硫,因此最終的目的地即為臺灣最重要的硫磺出產地-北投。然而,從以下節錄《裨海紀遊》的敘述中可知,郁永河並非親自開採硫磺,而是以布匹向平埔族換取換硫磺,再次證明了北投的硫磺確實由平埔族所開採,此時漢人僅以物品來換取硫磺,並無實際採掘硫磺礦:

 

復給布眾番易土,凡布七尺,易土一筐,衡之可得二百七八十觔。明日,眾番男婦相繼以莽葛載土至,土黃黑不一色,色質沈重,有光芒,以指撚之,颯颯有聲音者佳,反是則劣。(註11)

 

    郁永河並詳述了北投平埔族煉製硫磺的方法-溶劑提取法,將打碎的硫磺土與油混合燒煮攪拌,使其中的雜質分離而得到較為純淨的硫磺,特點在於此法所得的硫磺純度雖不高,但方法簡便且產量大,便於郁永河於短時間內即可獲取大量的硫磺(註12):

 

煉法:搥碎如粉,日曝極乾,鑊中先入油十餘觔,徐入乾土,以大竹為十字架,兩人各執一端攪之;土中硫得油自出,油土相融,又頻頻加土、加油,至於滿鑊;約入土八、九百觔,油則視土之優劣為多寡。工人時時以鐵鍬取汁,瀝突旁察之,過則添土,不及則增油。(註13)

 

    郁永河為探尋北投硫磺的源頭,請內北投社人即北投平埔族人為嚮導,跋山涉水,深入山林,途中還親身以指探試溫泉,最終找到的硫磺源頭位於今日惇敘高工西側谷地的大磺嘴,而臺北市立文獻委員會於1985年(民國七十四年)在此處設立了「清郁永河採硫處」石碑,以紀念北投這段淵遠流長的採硫歷史:

 

余問番人「硫土所產?」指茅廬後山麓間。明日拉顧君偕往,坐莽葛中,命二番兒操楫。緣溪入,溪盡為內北投社,呼社人為導。……復越峻五六,值大溪,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扶杖躡巉石渡。更進二、三里,林木忽斷,始見前山。又涉一小巔,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是硫穴也。」(註14)
 

    到了大磺嘴,郁永河詳加敘述硫磺源頭周遭的硫磺噴氣孔、溫泉活動等後火山作用的自然地理景觀,並且生動地描述此處如同沸騰熱鍋的高溫環境,以及空氣中充滿著濃郁刺鼻的硫磺氣味,令初來的郁永河深感不適的種種情景:

 

風至,硫氣甚惡。更進半里,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外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余攬衣即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蓋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余身乃行鑊蓋上,所賴以不陷者,熱氣鼓之耳。右旁巨石間,一穴獨大,思巨石無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註15)

 

    在郁永河精彩的筆下,一幕幕三百多年前的北投似乎躍然紙上。郁永河對於當時北投的溫泉地景與生活於其中的平埔族人多有所描述,並且深刻紀錄下在北投溫泉地景中,平埔族人如何以最簡易原始的方法,利用北投此地的特殊自然資源-硫磺。郁永河的記載彌足珍貴,也見證了北投與溫泉地景之間的深遠關係。

    從上述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可稍加推之,在郁永河來臺採硫的康熙年間,清朝政府對於臺灣的硫磺,尚未有計畫的加以開發與管理。然而,硫磺乃是製造火藥的重要材料,隨著民間偷掘硫磺、私製火藥者日益猖獗,尤以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的林爽文事件後,清朝政府態度更為之一變,因唯恐民變者藉硫磺製火藥造事端,便明令封禁民間採掘硫磺。

    1884年(清光緒十年)爆發中法戰爭,促使清朝政府體認到臺灣戰略之重要性,遂引致行政上的革新-臺灣建省,進而促進了臺灣對工業改革的嘗試與貿易活動的發展,而此種轉變對既有的硫磺封禁政策也產生了重大影響。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奏請硫磺開禁,並於奏摺中分析臺灣硫磺解禁的必要性,且稱硫磺貿易尚能挹注當時財政之需:

 

「臣查硫磺一項,歷由已革浙江候補知府通商委員李彤恩兼辦,飭令該委員會同候補知府丁達意將樟腦、硫磺籌議辦理章程,以收自然之利。據李彤恩等稟稱:『……硫磺,臺產最佳,經前兩江督臣沈葆楨奏請開禁,採備官用。歷年辦有舊章,每石成本洋一元,官買每石價洋三元。每年出產六、七千石。上等硫磺每年約出千石,均解歸官用;其次積聚三千餘石,官既不用,商禁未開、不能出口,日久愈積愈多,不獨糜費棄置可惜!且香港年銷硫磺至萬餘石,運至江南、天津一帶薰炙葵扇草帽、蒸炊餑餑、製造爆竹,銷路甚廣;臺灣磺產甚佳,奸民私煮、販運出口,不一而足。以自採之磺禁不出口,既聽日本暢銷、又不能禁止奸民私煮;若設法經理,雖獲利無多,於撫番經費不無小補』等情前來。」(註16)

 

    承上述諸多理由,劉銘傳遂奏請硫磺官辦,並加以請准開禁出口:

 

「臣查臺灣樟腦、硫磺兩項,民間私煮、私售,每多械爭滋事;歸官收買出售、發給執照出口,就目前情形而論,每年可獲利三萬餘元。以後若能出產多、銷路暢、經理得人、日漸推廣,以自有之財供無窮之用,實於國計、民生兩有裨益。惟硫磺一項雖沈葆楨奏請開禁、採歸官用,尚未准商運出口;相應請旨一體開禁,以暢銷路而免堆積」。允之。(註17)

 

    奏准硫磺開禁之後,為便於統籌事務,清朝政府在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設立臺北府礦務總局,並設分局於北投、金包里(今金山),專門管理硫磺的開採,實施專賣制度。此項制度一直持續至臺灣割讓給日本為止,不過短短八年,硫磺輸出總量已達2508噸,價值約達白銀四十萬兩 (註18)。硫磺政策的反轉,使開採硫磺的主要據點-北投隨之興起,繁盛的硫磺貿易也進一步促成了舊北投市街的形成(註19),硫磺對北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二、清朝的農墾時期

 

    北投最早的住民為平埔族,直至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來北投採硫之時,北投依舊散居著平埔族聚落,少見漢人開墾。然而,平埔族藉由北投盛產的硫磺與漢人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對外界接觸漸漸頻繁,使原本封閉的平埔族社會隨之逐漸開放。

    其實早在荷蘭據臺時期,即發展出向平埔族各社收取社餉等稅目,並將各社貿易權標售給社商包辦的贌社制度(註20),換言之,荷蘭人不直接與平埔族貿易,而是透過特准從事與平埔族貿易的漢人,從中作為媒介而進行交易。而後,因貿易需求日增,平埔族對中介的漢人依賴愈深,平埔族原有的生活也在贌社制度下逐漸遭受破壞,土地的主導權終被漢人所取代。

    平埔族生活主要以漁獵和狩獵為主,土地拓墾有限,然而,平埔族對土地開發的最大貢獻,應為粗略墾闢部落的聚落空間及其附近地區,有利於後至的漢人進一步開拓(註21),此可從清代早期漢人於北投地區所建立的莊,仍以此地平埔族原社名來稱呼以茲證明。

    自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大規模的漢人移民從大陸湧入臺灣,北投在1740年(清乾隆五年)已出現北投莊、奇里岸莊、瓦笠莊、關渡莊等漢人聚落(註22)。隨後,絡繹不絕的漢人便陸續前來墾闢,北投的發展也逐漸從採硫轉而成為農村聚落,此種轉變可自清代漢人拓墾臺灣北部的歷史進一步探討之。

    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陳璸任臺灣廈門道員,奉令於雞籠、淡水搜捕竄逃的海盜鄭盡心,為防範此地成為海盜巢穴,陳璸分撥千總巡守,原為備禦海盜,卻也為拓墾者提供保護,吸引了大批漢人前來開墾。因而,於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從兄藍廷珍統軍渡臺平朱一貴之亂的藍鼎元曾謂之:

 

「今北至淡水、雞籠,南盡沙馬磯頭,皆欣然樂郊,爭趨若鶩,雖欲限之,惡得而限之。職等愚見,以為人無良匪,教化則馴;地無美惡,經理則善。莫如添兵設防,廣聽開墾。」(註23)

 

又謂:

 

「若安設官兵,則民不待招而自聚,土不待勸而自闢,歲多產谷十餘萬,為內地民食之資,而野番不能為害矣。」(註24)

 

皆肯定了制兵駐防對土地墾闢的必要性與價值。

    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的《臺海使槎錄》,即見證了自從雞籠、淡水一帶駐軍設防後,拓墾者絡繹而至的景況:

 

自海盜鄭盡心脫逃,部文行知:夥盜供稱鄭盡心約在江、浙交界之盡山、花鳥、臺州之魚山、福建臺灣之澹水等處藏匿;維時總兵崔相國分撥千總一員領兵分防澹水。自後遂以為常,而業戶開墾,往來漸眾。(註25)

 

    然而,開闢荒地成良田絕非一己之力可為之,往往為有組織、具規模且資金充足的勢豪之家以為墾首,待其覓得適合耕種之地後,向官方提出申請,官方派人勘查土地,若四周無妨礙平埔族與漢人界線或重複開墾的情事,則發予墾照,遂可招募佃墾者,墾闢土地。1727年(清雍正五年)巡臺御史尹秦說明了當時墾首取得土地開墾權的過程:

 

有力之家,視其勢高而近溪澗淡水者,赴縣呈明四至,請給墾單,召佃開墾。(註26)

 

    不過,實際拓墾土地並非如此簡單,經常需要透過平埔族與漢人的中介者從中奔走才能進行,而初墾時期多為通事扮演此種媒介角色。上述從荷蘭據臺時期所發展出的贌社制度,一直延續至清代,並設有通事一職,他們悉通平埔族語,了解平埔族的風俗習慣,為居中溝通要角,有的通事進而從平埔族與漢人間的貿易中獲取利益,有甚者更轉而投資於土地的開墾。

    周鍾瑄任諸羅縣知縣,巡歷臺灣西部時,已然發現臺灣北部的平埔族依賴通事至深,其重要性早已不言可喻。其書成於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的《諸羅縣志》記有:

 

唯是西螺以上,北抵淡水,去治日遠,番頑蠢益甚;又性多猜忌,出山數里外即瞿瞿然憂其不返。傳譯非通事不能,輸納非通事不辦;甚而終歲衣食、田器、斧鐺、周身布縷,非通事為之經營預墊亦莫知所措。(註27)

 

    開拓北投地區的賴科,即為大雞籠通事,活躍於一時。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賴科鳩眾建干豆門天妃廟(今關渡的關渡宮),並於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將天妃廟易茅以瓦,進行重建,時任諸羅縣知縣的周鍾瑄且為之顏額,賴科在地方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見一斑:

 

天妃廟:……一在淡水干豆門。五十一年通事賴科鳩眾建。五十四年重建,易茅以瓦,知縣周鍾瑄顏其廟曰靈山。(註28)

 

    墾荒闢地,實屬不易,若非賴科為平埔族與漢人皆倚重的通事,為地方上公認的領袖,則開闢之事難也。賴科於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與鄭珍、王謨、朱焜侯湊成四股,以陳和議戶名,向官府請墾,正式取得墾照,北投地區大規模的土地開墾以此為始:

 

緣鄭珍、王謨、賴科、朱焜侯等于康熙五十二年,合墾淡水保海山庄、內北投、坑子口三處草地,公議俱立戶名陳和議,做四股均分,在諸邑作三處請墾,俱有單示。(註29)

   

    自此,前來北投墾闢的漢人便陸續湧入,除了規模較大的陳和議墾號外,規模較小的家族也紛至沓來。初墾時期,較小型的開墾者為求自保,通常會與同族相聚集,形成同族聚落,北投地區尤以陳氏家族為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嗄嘮別(今桃源國小南方至捷運淡水線一帶)陳懷派下與舊北投南陳侯亭派下(註30)。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嗄嘮別陳氏開臺祖陳懷,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廈門攜眷渡臺,定居嗄嘮別,開始拓墾關渡平原一帶肥沃的土地。至今,陳懷派下子孫已有七、八千人,其在北投地區的後代,約有二分之一強集中在嗄嘮別(註31),並組有陳懷祭祀公業,對地方仍有影響力。

    康熙末年至乾隆中葉年間,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馬巷廳十二都翔豐里封侯堡山侯亭鄉的南陳侯亭派下子孫相繼渡臺,定居舊北投。在南陳侯亭支派後壁份的祖譜中記有選擇居住北投的原因:

 

北投濱淡水港,且近大陸之廈門港,帆船順季風航行時,航行時間較短容易到達;北投境內河流甚多,水源充沛,利於農田灌溉,加以氣候溫和,且當時北投地廣人稀,是理想的開拓勝地。(註32)

 

    南陳侯亭派下以後壁份與相公份的子孫發展最為傑出。後壁份分布在舊北投的仁記內(今清江路121號)、瓦厝內(今清江路南端與三合街二段交叉處)附近,其後代拓展農地並轉而從商累積資產,遂成芝蘭二堡巨富,為後壁份子孫奠定富饒基礎(註33)。

    相公份則分布在舊北投的新市街、大同街附近,後代子孫仍有相當人數居住在舊地名為孝坊(今豐年路)一帶。孝坊得名於此地建有周氏節孝坊,為旌表相公份後代陳玉麟之妻周娟,年輕守節,侍奉翁姑至孝,撫養遺孤有成,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奉准建石坊,1975年(民國六十四年)內政部正式核定石坊為三級古蹟,1992年(民國八十一年)臺北市民政局立有「三級古蹟周氏節孝坊」石碑,以勵來茲。清代官員到此需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尊重,地方宗教盛事關渡媽祖遶境也需經此地,可見相公份後代子孫在地方上極受敬重(註34)。

    隨著拓墾者陸續移入北投墾荒,欲將荒地闢成可種植稻米的農地,水利開發即成為墾荒者首要解決的問題。雍正年間,業戶舉人王錫祺曾與拓墾者,修築七星墩圳,取水引自大屯火山群最高峰七星山,故名,並可從《淡水廳志》有關水利建置的記載中得知,使用七星墩圳不需繳納水租,因而可推知此地當時水資源應相當豐沛:

 

七星墩圳,在芝蘭堡,距廳北一百三十里。雍正年間,業戶舉人王錫祺暨農民自置。其水自七星墩西流至橫溪及芝蘭堡,灌溉甲田。無水租。(註35)

 

    北投的水文環境可探源至大屯火山群,其安山岩地質多裂隙,且火山碎屑岩與火山灰皆透水性佳,加以此區本為多雨氣候,故大屯火山群成為全臺規模最大、最完整也最重要的地下水域(註36),無論地下水或泉水皆相當充沛,此區免水租幾成普遍現象。

  北投絕佳的自然環境,適宜提供農耕所需之用水,大型墾號與家族性拓墾者相繼到此開發,隨後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漢人移民前來安身立命,北投已然成為一漢人聚落。從1898年(日明治三十一年)至1904年(日明治三十七年)日本人所繪製的臺灣堡圖中猶可看出,此時的北投除了舊北投市街以外,依然呈現出由清代所延續下來的農村聚落景觀。

   

肆、結論

 

    綜合上述,北投最早的住民平埔族甚早即懂得利用此地特殊的自然資源-硫磺,與漢人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透過清代郁永河對當時北投的溫泉地景與平埔族人詳盡豐富的記載,見證了北投與溫泉地景之間的深遠關係。而後,隨著清朝政府對硫磺採取封禁與開禁政策,身為採掘硫磺主要據點的北投,其聚落發展也隨之起伏。開禁後熱絡的硫磺貿易,遂促成舊北投市街的形成。

    自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大規模的漢人移民從大陸湧入臺灣。北投擁有水源豐沛的自然環境,大型墾號與家族性拓墾者先後而至,隨後絡繹不絕的漢人也陸續前來墾闢,北投的發展也逐漸從採硫轉而成為農村聚落。

    然而,至此無論是最早的住民平埔族或是後至的漢人,對於北投溫泉的開發仍限於硫磺的開採,此時的溫泉被視為礦產資源的一部分,而鮮少有其他用途。直到日本人的到來後,以迥異於前者的溫泉利用方式,為北投原有的地景與社會結構帶來了全然不同的另一新風貌。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頂北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頂北投,是臺北市北投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中北部,範圍大致為大屯里、秀山里不含西南端及最南端、智仁里東部、文化里東北端、中庸里北半部、中和里、開明里、泉源里、湖山里不含西北角、湖田里西南端及東南部。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草山行館隨扈宿舍

歷史[編輯]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頂北投地區為一街庄,稱為「頂北投庄」,隸屬於芝蘭二堡。該庄北與水梘頭庄竹仔湖庄為鄰,東與草山庄為鄰,南邊為三角埔庄唭里岸庄北投庄嘎嘮別庄,西邊為小坪頂庄興福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臺北廳,編入第十三區。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十三區改名「北投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頂北投」大字,隸屬於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大字下有「紗帽山」、「山腳」、「十八分」小字名[2][3]。1940年北投庄升格為北投街。

戰後北投街改制為北投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49年,北投鎮與士林鎮一併改隸屬新成立的草山管理局。1950年隨著草山改名為陽明山,草山管理局亦改名為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仍隸屬之。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北投鎮併入成為北投區。1990年3月,臺北市各區重劃,該地區仍屬北投區。

唭里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 唭里岸
注音 ㄑㄧ ㄌㄧˇㄢˋ
漢語拼音 Qīlǐ'àn
威妥瑪拼音 Ch'i¹-li³ An⁴
台語羅馬字 Kî-lí-gān[1]
客語白話字 Khî-lî-ngan
日語假名 きりがん Kirigan ? (唭里岸)[2]
原住民語 凱達格蘭語:Ki-Irigan
巴賽語:Ki-zing-an

唭里岸(凱達格蘭語Ki-Irigan巴賽語Ki-zing-an)是臺北市北投區內的舊地名之一,聚落中心位於今日的立農里東華里一帶。國民政府來台後,廢除來自臺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舊地名唭里岸,改為「立農里」,以立農街貫穿整個聚落生活帶,之後隨著都市發展劃出增設東華吉利尊賢立賢吉慶等里。其中「東華」一帶還保留較原始的聚落環境、「吉利」地名則是由唭里岸的「唭里」二字發音所轉化;清代乾隆初期迄今仍被稱為北投五大角頭(村落)。[3][4][5][6][7]

臺北捷運淡水線唭哩岸站設站前,大多以舊庄名大字名、北淡線舊站名唭里岸作為地名使用。

現行臺北市北投區設有唭哩岸次分區

華康字型發現有一些臺灣地名漢字有缺乏。

地名源由與意義[編輯]

唭里岸(漢語拼音:Qili'an;通用拼音:Cili-an)其地名原由有三,其一當地曾為先住民凱達格蘭平埔族其里岸社之所在地(凱達格蘭語Ki-lrigan巴賽語Ki-zing-an),故沿用此名;其二為此地為昔舊淡水河,自北突出的彎曲地帶,形似一海灣,因地形而得名;其三為西班牙人佔領臺灣時,因此地地形極像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西北海灣(Irigan),故稱此地為Irigan,後來受凱達格蘭語的影響,加上地名的接頭語Ki,遂變成「唭里岸」。[8]

唭哩岸,1650年代荷治臺灣時期,其地名標示有五種為(Kirragenan/Kieraanganon/Kerannanna/Kernannananna/Quiranganan),為巴賽族聚落之一。[3][4][5][6]如照巴賽語ki-zingan的譯音,唭哩岸是「海灣」之意。ki 為南島語族常見的地名前綴詞,表示為地名之意。而 an 是地名韻尾之後綴詞,an 的意思是「……的地方」。[9]

唭哩岸在《淡水廳志》分別有下列記載方式「奇裏岸」(淡水廳志卷二第31頁)、「奇裏岸社」(淡水廳志卷三第81頁)、「淇裏岸」(淡水廳志卷三第112頁)。明鄭時期為防止兵進攻,曾經遣將駐兵、招來佃農開闢農田;清雍正年間,在此開七星墩灌溉,唭哩岸成為淡水河北岸農業發祥地。

地理[編輯]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唭哩岸貝殼

唭里岸大致在石牌路以北,唭里岸山(164公尺)和烏尖連峰以南,西以北投溪磺港溪為界,鄰近牛稠內、大籬笆、土地公埔(今北投區八仙里)、石碑仔(今北投區石牌)、洲仔尾(今北投區洲美里)。日治時代前認知的唭里岸地區尚包含今日石牌(石牌山腳庄)。

日治時期的區劃唭里岸包含清末石牌唭里岸庄及磺溪庄,約含現今立農東華吉利尊賢立賢吉慶永明永和永欣等9里[10][11]

現在臺北市的唭哩岸次分區相較於日治時期的唭里岸,少了磺溪旁、臺北榮總周邊,現屬石牌次分區的永和永欣2里[12]

2003年國立陽明大學興建圖資大樓,進行地質鑽探,挖出含有鹹水貝殼之唭哩岸石,證明台北盆地內曾經是鹹水湖或海域,「唭哩岸」意涵「海灣」才獲得另一個證據[13]

歷史[編輯]

凱達格蘭平埔族[編輯]

唭里岸,1650年代荷治臺灣時期,標示為Kirananna。

早期凱達格蘭平埔族人在這兒過著單純的漁獵生活。在荷蘭人侵入唭里岸時,為了供應淡水、雞籠(現基隆)一帶荷蘭軍的飲食用品,及增加稅收,極力鼓勵漢人移住本地或來此貿易。而後,在明永曆廿一年(1667年),鄭經派兵遣將把淡水一帶的荷蘭人驅離後,屯兵進駐,自此,漢人在唭里岸建廟、築屋、鋪路,對凱達格蘭平埔族人漸漸產生影響,並加速漢化。

漢人移入[編輯]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位於二重埔台灣主婦聯盟總社的唭哩岸石圍牆

漢人早在明萬曆年間就在北投出現貿易行為。1770年代,清朝治台時期,開放漢人進入台北盆地開墾農地,漢人在平埔族居住地附近落腳居住,闢土開街,形成漢人聚落。漢人自稱開墾台北是來自唭里岸,也開始使用奇里岸、其里岸...等漢字地名,後因淡水線捷運通車後統一稱為唭里岸,均指同一地區。

在兩百年前,由福建同安漳州等地的先民渡海來台,從淡水河口進入,開發關渡、唭里岸一帶,因唭里岸的地理之勢,成為先民進入台北開墾的第一站。據《淡水廳志》記載:「淡水開墾,自奇里岸(今唭里岸)始。」由此可知,唭里岸是漢人在台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點。早在清初,此地就有條「唭里岸街」(今立農街),它是淡北最早的市街,也是當時由台北進入淡水的商旅必經要道(淡北古道),搭配船隻運行八仙圳清水圳,加上淡水河的船隻都會在此裝卸貨物和休憩,當時唭里岸設有商店、客棧、酒家,景象繁榮。

清治時期唭哩岸打石場為重要的建材來源,沿水路往上游大漢溪新店溪做為通路,其供應範圍可遠至新莊頭重埔、二重埔五穀王[14]等港埠,如位於新北市三重區重新路五段408巷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昔日為二重埔港埠要道,也使用唭哩岸作為圍牆建材,另外台北城建城時東側城牆也使用大量唭哩岸岩做為圍牆建材,今天在台大醫院西址圍牆、國立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等,都可以看到清治時期的使用狀態。

日治時期[編輯]

在1904年所繪製的《台灣堡圖》中,唭里岸記載為「唭里岸庄」。戶政事務所登錄日治時代戶籍資料紀載為「臺北州七星郡北投街唭里岸」。

19世紀末,日本人治台,鋪設淡水線鐵路連結台北市與淡水港,1910年左右,在唭里岸山打石場旁的鐵路淡水線設置「唭里岸」站,在現今捷運淡水線石牌站與明德站間位置(詳見:1935新北投鳥瞰圖),作為運送當耐高溫的工業火爐石等的唭里岸石之用。

淡水線鐵路唭里岸站在戰後改名石牌站而湮沒。

戰後[編輯]

1946年原唭里岸改制為立農、風度2里,隸屬於「臺北縣七星區北投鎮」。1947年1月改隸「臺北縣淡水區北投鎮」。1947年8月改隸「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1952年8月風度里更名為永和里。1968年7月1日改隸「臺北市北投區」。1974年12月自立農里析出東華、尊賢、吉利3里。1981年4月自尊賢里劃出立賢里,自吉利里劃出吉慶里,自永和里劃出永明里。1990年3月12日自永和里劃出永欣里。[15][16]

1970年代因設立國立陽明醫學院,廢打石場,設東華公園,鐵路淡水線停駛,唭里岸之名消失在台灣的地圖上。1997年沿舊鐵路興建的台北捷運淡水線開通後,在原鐵路王家廟車站南側500m設立捷運唭哩岸站,唭里岸之名才又出現在台灣地圖上。

1998年立農國小申請更名為唭里岸國小,因影響甚遠被駁回,其後在相關文宣上均有加註「唭哩岸學堂」字樣。

慈生宮[編輯]

慈生宮在今北投區立農街一段321號,主奉五穀先帝(即神農大帝),是明朝末年福建同安、漳州、泉州等地的先民為祈求五穀豐登,於1669年興建,是北台灣廟史悠久的寺廟。1881年(光緒七年)時遷到現址,經四次改建而有今日規模。廟的山門兩旁圍牆上有四季農耕圖,和二十四節氣圖,廟埕右側還刻有巨大的古唭里岸市街圖。進入正殿,神農氏(即神農大帝)坐於正中,前有土地公、左為觀音、右為天上聖母、供桌下祀有虎爺。由於唭里岸的居民多以務農為業,慈生宮供奉都是農業社會生活需求下的神格。

軼事[編輯]

文獻地名讀音不同[編輯]

早期使用文字記錄該地區相當混亂,光是當地現存的石碑與歷史照片上都有不同的用字,如奇里岸其里岸淇里岸居里岸基里岸...等漢字地名,但大多是以如唭里岸作為書寫代表字,1997年台北捷運淡水線通車設站唭哩岸站後,政府慣用字才從唭里岸改為唭哩岸,有趣的是唭里岸的「唭」字讀音為「ㄑㄧ」(音同:七),與當地慣稱的「奇」讀音並不相同。

此外,台語文漢字讀音居里岸發音近似意味安居樂業的居裏安。

唭哩岸石[編輯]

唭哩岸岩是台灣稱呼木山層石英砂岩的一種別稱,自古產自於唭哩岸地區;由於開採成本及運輸問題,在台灣所看的見的唭里岸岩建物並非完全產自唭里岸。

以清代台北城為例,因運輸不便而轉自內湖金面山採石場([德明科技大學]現址)取得部分石材。而日治時代興建北淡線鐵路後,唭里岸聚落的打石工業則達到了高峰,多由奇里案火車站(後改為石牌站,與今唭哩岸捷運站非屬同站)作為運輸用,由於該石材質地耐火耐高溫,耐熱溫度可達攝氏2000度,在日治時代透過鐵路運輸而在各地興建的燒窯爐多採用此石材,二戰期間日本的部分軍艦火爐亦使用此石材。迄今在臺灣大學之校牆還保留當時建造石材的原貌,可見過去榮景。

然民國六十四年,因陽明醫學院(今陽明大學)興建,政府下令於陽明大學區域禁止採石,自此該行業便漸漸沒落。

歷史建築未獲保護[編輯]

今立農街一段曾保有最後一段舊唭里岸市街建築,採唭里岸石作為建材,北段曾經被稱為唭里岸老街(類似今新北市瑞芳區猴硐老街之建築群設計);後因多項當地多項開發進而全數拆除,依拆除時間序及開發名稱如下:

立農街一段323巷(原荷蘭領事館舊址,後荒廢改建巷道)、天母玫瑰(原唭里岸石打石場)、吉利良緣(市街歷史建築)、停車場(約立農街一段320巷與立農街一段交界處,原市街歷史建築,後荒廢改建停車場)、2006 安家星賞(市街歷史建築)、2010 陽明上隱(原唭里岸老街歷史建築群,其一建築因火警全毀,後建築群皆拆除整平);至陽明上隱案開工後,立農街除部分斷垣殘壁外,幾乎無任何完整歷史建物。

然後期亦有建商相中唭里岸後厝地區歷史建築群,欲進行都市更新開發。為此於2011年底迄今還發生多次抗議事件。[17]

台北第一市街[編輯]

根據《淡水廳志》等史料記載,認為淡北古道的唭里岸市街是台北第一條市街;但在市府刊物《台北畫刊》不同期數中,依開發與貿易等專題分別認為台北第一街為艋舺貴陽街大稻埕迪化街永樂町)、北投立農街(淡北古道唭里岸市街),為此各區皆自稱台北第一市街。

此外,唭里岸街還同時另有其他地名如:頂街、下街。立農街在立農國小以東部分稱頂街;以西部分則稱下街。

當時的唭里岸市街被譽為「九萬廿七千」,九萬意為家產上萬者有九戶,廿七千則為家產上千者有廿七家。而當國民所得來看,當時的萬元戶,約為今日的億萬富翁。

1994華視八點檔勸世媳婦故事中,將民間戲曲《周成過台灣》的故事背景被轉移到了奇里岸地區,以當時時空下的淡北古道「九萬廿七千」作為故事的起點,亦於當地信仰中心慈生宮進行取景。

關渡宮二媽傳說[編輯]

唭里岸地區居民傳統信仰中心多為慈生宮的五穀先帝,但當地居民的另一信仰中心卻遠在西北方5公里的關渡宮,相傳關渡宮二媽原漂流至該地區大馬路五分港(約今承德路七段與北投焚化廠間)被人供奉在慈生宮,慈生宮整修因整修將其神像寄祀於關渡宮。[18]

然慈生宮整修竣工後欲恭請媽祖回駕,媽祖表示要留在關渡宮,此後就安置在關渡宮,於是有正月十六二媽回娘家在到唭里岸地區的習俗,不過僅回宮作客並不舉辦遶境活動。

唭里岸公園[編輯]

於天母行義路附近有一唭哩岸公園,然該公園位置卻與普遍認知的唭里岸地區相距甚遠,據台北榮總院史網站紀載,過去的唭哩岸地區以磺溪為界,涵蓋目前石牌及部分天母地區。

後厝謝氏[編輯]

唭里岸地區北側以捷運淡水線為分隔之區域被稱為「後厝」,當地謝氏居民應有部分凱達格蘭平埔族血統。

唭里岸山[編輯]

唭里岸山舊名鳳梨山,位於烏尖連峰西南向分支山股[19]。山頭有聯勤測量單位設置銅標三等三角點,編號8201,海拔高度165公尺,涵蓋軍艦岩(白鐵圖根點,編號市491)、奇岩山(玄武岩圖根點,編號精幹點292),山裡有四十甲地曾種滿鳳梨,昔名「鳳梨山」,在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逐漸減產以至消失,現今「唭里岸山」仍可發現為數不少的「野生」鳳梨。

嗄嘮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嗄嘮別
漢字 嗄嘮別
白話字 Hā-lā-pia̍t
臺羅拼音 Hā-lā-pia̍t

嗄嘮別,是臺北市北投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西南部,範圍大致為關渡里、一德里、桃源里、稻香里、豐年里不含最東端條狀地帶、文化里西大半部、智仁里西部、秀山里南端一小塊地。

歷史[編輯]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嗄嘮別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嗄嘮別庄」,隸屬於芝蘭二堡。該庄北與小八里坌庄小坪頂庄為鄰,東與頂北投庄北投庄為鄰,南邊隔基隆河中洲埔庄為界,西邊隔淡水河成仔藔庄大八里坌庄為界[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臺北廳,編入第十三區。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十三區改名「北投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並改名為「嗄嘮別」大字,隸屬於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大字下有「嗄嘮別」、「關渡」小字名[2]。1940年北投庄升格為北投街。

戰後北投街改制為北投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49年,北投鎮與士林鎮一併改隸屬新成立的草山管理局。1950年隨著草山改名為陽明山,草山管理局亦改名為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仍隸屬之。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北投鎮併入成為北投區。1990年3月,臺北市各區重劃,嗄嘮別地區仍屬北投區。

 世界大戰後 現在和未來 

 

十六世紀

  
  十六世紀,西方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
,引起他們的注意。

  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為了和荷、英、萄對抗,最先佔領北台灣;西班牙人於1629年的秋天,築聖多明哥城、建教堂,以做為殖民和宣教的基地,與赴中國、日本貿易及宣教的跳板。他們由淡水溯河入台北平原,降服諸部落,並擴張勢力到新竹和宜蘭一帶。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十七世紀

  
  1641年,荷蘭為防止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截斷,遂驅逐西人並重新築城(即今之「紅毛城」)。他們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來此拓墾,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更利用淡水為港口和中國互市。

  1661年,鄭成功渡海東征,驅逐南台灣的荷蘭人,淡水也暫歸明鄭。此後,淡水除了原有「漢番交易」之外,漢人已漸漸到此從事拓墾,直到明鄭降清。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18、19世紀

  
  漸漸的,淡水因與大陸最近,本身又為良港,「滬尾」由漁村漸成街庄和通商港口。 康熙年間淡北開治設防,淡水由番社漸成村莊,山區也逐漸開拓。

  早期港口發展在南岸之八里,1792年清廷才正式開放八里坌與大陸對渡,但因泥沙淤積腹地有限,港埠遂又逐漸移至北岸淡水。 

  1808年,水師守備由八里坌移駐淡水。此後,淡水街民環福佑宮形成街衢。 嘉慶年後,淡水不僅成了附近聚落的日常生活消費和物產集散地,也成了地區文化和祭祀的中心,主要廟宇也都先後建立。

  鴉片戰爭之後,淡水逐漸為列強所注意,各國船隻私下到淡水港貿易,漸被視為具有潛力的市場。

  天津條約之後,淡水港已成為國際通商口岸。1862年6月22日正式開關徵稅。茶、樟腦、硫磺、煤、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只使淡水成為全台最大之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因此「年年夾板帆檣林立,洋樓客棧闤闠喧囂」,淡水進入黃金時代。

  淡水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的登陸台灣的門戶。

  1872年三月九日馬偕博士也抵達淡水,並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西式醫院和新式教育得在淡水創設,對早期的台灣開通思想、啟迪民智均有深遠的影響。

  1884年的中法戰爭更肯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日本時代

  
  到了日本時代,淡水渡過了黃金歲月,但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加上日人領台後,大力建設基隆港,兼以台北、基隆間鐵路之便,終而取代淡水。雖日人時加疏濬,強化港埠設施,也重新築港的計劃,但終究無法挽回其命運,地位終於還是被基隆港所取代,漸漸地變為有名無實的國際港,除了大陸的戎克船會來此互市之外,僅剩木材業和石油業利用這沒落的港口繼續生存。

  淡水的經濟轉向以附近腹地的農漁業為主。但日本政府帶來的強勢公共建設,以及高度行政效率,不僅讓淡水港一息尚存,也讓它成為附近鄉鎮的行政及文化中心。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世界大戰後

  
  戰後,淡水淪為小漁港,雖一直有開港的風聲,但卻事與願違。

淡水早期住民

文、資料/劉益昌

  淡水地區原來的住民,是平埔族的「凱達格蘭人」。考古學者認為他們就 是「十三行文化人」的後裔,在淡水河口兩岸居住了將近2000年。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聚落分佈
聚落有以下5處:淡水社、外北投社、圭柔社、大屯社和小八 里社。在他們的傳說中,祖先是由海外移民而來,最初在東 北海岸的雙溪河口附近登陸,建立三貂社。以後才逐漸沿著 海岸,移民到淡水一帶,最後分佈於整個台北盆地及北海岸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交易
在明朝中葉以前,漢人就已經和淡水、基隆地區的土著進行 以物易物的交易。漢人用陶珠、瑪腦、玻璃珠、粗瓷等物品 ,換取他們的鹿皮、硫礦、金沙等土產。到了明朝末年,日
本人也到北部台灣進行貿易。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生活形態
當時人們過著簡單的農業與漁業並重的生活,用小鋤頭耕作 ,種植芋、小米、麻等。三餐都吃芋、薯,也捕魚射鹿。另 外還採紫菜、通草、藤,來交換日用品。秋天收成以後,全 社的人會一起賽戲飲酒。酒是用糯米嚼碎後,放入甕中發酵 而成。除了自己飲用以外,也用來待客。平常用一種土名叫 作「木扣」的陶器,放在三個石頭架成的小灶上來烹煮食物

 

他們穿著簡單,「惟以番布作單掛,如肩甲狀。下身橫裹番 布一片,乍見如赤身一般」。住的房子是建在木樁上的「干 欄屋」,因此須要在門口架上木梯來出入。

 

聚落從20戶到百戶不等,都有嚴謹的社會組織與倫常習俗。 到清代中期以後,他們的人口漸減,漢化日深,土地又大多 賣、租給漢人,因此只好往較偏僻的地方遷移,例如合圭柔 社、外北投社和大屯社而成的圭北屯社就遷往今日的三芝一
帶。目前都已完全漢化了。

淡水北投子尋找平埔蹤跡

錢鴻鈞

  「我們清楚凱達格蘭族的台北北投社,反而對淡水這邊北投社、北投子、外北投社不清楚。上次同學問我說,這個北投與捷運站的北投關係怎樣?我說其實台灣可以找到五十個北投,這些意思是一樣的。北海岸的萬里加投、萬里的瑪鋉語意就是『祖靈地』,『加投』即是北投,為女巫師、巫術的意思。台灣中部南投因為有北投社,後來北投社旁邊成立了南投社,也是『北投』造成的。台南佳里蕭隴社有北頭洋。也即是『北投』。漢譯的聲音,各取一個文字或走音,這是語言問題,實在讓人誤解。」中山社大走讀班吳智慶老師在出發前,向參加此次走讀的學員娓娓道來。

  之前曾有調查過淡水的北投社,但過程不甚順利。今日提前來,結果時間還是不夠用,小繞一圈,也去順道造訪周圍幾個地方。剛才我們在下頭三塊厝,其中一塊名為康厝,而三塊厝站北邊那一代就是過去外北投社的位置。山旁的崙仔頂叫做番社角山,下頭是商工路,因為有淡水商工學校,在山崙那邊則有大屯高爾夫球場。我把摩托車停放在北新莊路口,大樹下有看到有一方給人當椅子坐的石碑,墓碑一樣平躺著。以前是立著的石碑,上面有字,過去此地方就叫「石牌」,跟石牌捷運站同名。結果北投子這塊石牌字跡沒了,無從考證,被當作椅子來坐。番社角山附近一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寶藏」,因為早在四百年前,西班牙人、荷蘭人就著手開闢此地,不但在淡水建立紅毛城,也開闢公田與水圳。北投子有條公司田溪,名字很有趣,因為早期漢人開的商行叫舖、棧,洋人開設的則習慣稱呼公司,公司的公田請漢人來耕種,所以漢人便將旁邊的溪便命名為公司田溪。

  我們今天的重點是要找到外北投社的遺跡,有嗎?眼前這片山凹地是嗎?一下子又攀上一座山頂,老師嚴肅地要我們不要擋在前頭,會干擾視野,後來才知道,老師對於山勢地形有卓越的判斷力,不想錯過任何蛛絲馬跡。途中我們行經一處陳舊家屋,兩旁小路種有美麗的黃菊花,老師要學員們仔細觀察此處,能發現四周曾有「竹圍仔」的樣貌,這才讓大家恍然大悟。若做為早期部落番社所在,此處果然是非常恰當的,這裡不但有豐沛的水源,就地勢而言還是個易於防守的腹地。說不定,我們腳下走的這條路正是淡金公路的古道呢。

  後來向路口開設苦茶店的白家耆老查證,原來剛才行經的老房子,確實就是番社後代潘氏和李氏的房子,而李氏是給潘氏招贅的,所以兩姓同住一家。白老前輩小時候就跟他們認識了,而他自己出生的白家,就是那間有門上寫有「南陽」字樣的屋子,附近還有葉氏、連氏、鄭氏幾戶人家。如果能將附近幾戶人家日本時代的戶口謄本申請出來仔細研究,不知道該有多好呢?

  這次走讀不但看到公司田圳道的水溝,也有幸訪問到在地耆老,得知附近確實曾經有平埔族聚落,只可惜沒有見到其後代或者其他遺跡。不過,住在淡水這麼多年,第一次除了地名的考究之外,總算是能夠確定此地曾有平埔族人的居住紀錄了。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關渡的名稱有多種諧音的地名,源自平埔族的地名「Kantou」。因此,關渡有許多不同的發音,例如甘答、干豆等,這些都是平埔族語的音譯。而在乾隆二十五年的《臺灣府誌》稱其為「關渡」,但在日本統治時期被改名為「江頭」,而在戰後才重新採用「關渡」這一名稱。

關渡位於臺北盆地,是淡水河的匯聚點,這個地理位置使它成為當地重要的水系交匯點。淡水河系不僅為當地提供豐富的水源,供人們飲用、捕捉魚蝦、灌溉農地,甚至支持了沿著河岸的市場,使其蓬勃發展。

在17世紀初,西班牙人在淡水並建造了聖多明哥城,成為航運的中繼站,並進一步進入臺北盆地,將當地的部落納入統治。之後,荷蘭人趕走了西班牙人,重新築紅毛城,成為新的統治者。這些西方殖民者在臺灣掠鹿皮、硫磺等商品,都是經由「關渡」這一重要出口地點運出臺灣。

之後的關渡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村莊,居民主要以農耕、捕撈海鮮和養蛋鴨為生。交通主要依賴1901年興建的淡水支線火車和公路局的公車。然而,隨著大型工廠的出現,交通主幹道的拓寬,以及大規模住宅區的興建,關渡的面貌在20世紀後半發生了重大變化。

隨著淡水線火車於1988年停駛,鐵路已經過去了87年的歷史,而淡水線的鐵道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隨著捷運淡水線的開通,知行路周邊蓋起了許多新房子,交通流動轉移到知行路,而301巷老街則漸漸沒落。新的公共建設,如藍色公路、關渡水岸公園、自行車道、舢舨碼頭、關渡老街、自然公園等,使關渡地區成為一個新興的觀光景點。

我們現在稱呼的關渡老街,以大度路三段301巷、300巷和連接關渡站的296巷為主,沿途可見過去自清代、日治與戰後的建築疊加在小巷弄中,甚至沿著山坡還可看到不少合怨式古厝,相比大臺北其他的老街,關渡老街是明顯不再作為商業區活化的歷史街道,由於商業區已轉移至一旁的知行路,加上中港河與渡口的機能性大減,今日走入關渡老街能感受到強烈的時空凝結,寧靜卻又展現著光輝痕跡。

|關渡宮

關渡宮建於1712年,是臺灣北海岸最早的媽祖廟。此廟的主神是天上聖母,同時還供奉觀世音菩薩、文昌帝君等神明。此外,左殿供奉延平郡王三將軍,財神洞則供奉五路財神與土地公,古佛洞供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廣渡寺供奉藥師如來和地藏菩薩。後棟凌霄寶殿供奉玉皇上帝、三官大帝、瑤池金母等神明。

關渡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後山的靈山公園有著茂盛的樹木,常常可以聽到蟬鳴和鳥叫聲。在這裡可以欣賞到關渡溼地特有的紅樹林,並欣賞淡水河紅、藍、白三潮的美景,還有關渡大橋等。



關渡也擁有豐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自然部分包括關渡自然公園和自然保留區,前者主要用於濕地生態教育,後者則是候鳥的重要棲息地。

 

富貴角,舊稱「打賓」、「打鞭」,為平埔族原住民的譯音。清乾隆27年(西元1762年),荷蘭人法倫泰在其所著作《新舊印度誌》中,將富貴角記為「hoek」,意思為海岬,後人便採其譯音稱此地為「富基角」,直到日治時代才更名為「富貴角」。
臺灣本島最北端的燈塔,位於新北市石門區的 #富貴角燈塔,燈塔原為八角形鐵造結構,因二次世界大戰毀損,而將塔身以混凝土修築,且漆上黑白平行相間的條紋外衣,讓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地標,長年矗立富貴角海岬。
除此之外,富貴角燈塔為拍攝「懸日美景」的著名地標,當太陽緩緩落下,懸日、燈塔與視角連成一線,形成難得一見「#燈塔懸日」之奇景,季節限定不要錯過喔~~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老梅庄

 
 

  老梅,位於臺灣北端,是個寧靜的鄰海村落。

  早在清朝乾隆時期(約西元1736年),就有漳州人移民至老梅從事海殖業。乾隆年間,大量從唐山跨海而來的漢人,相繼進入當時被原住民稱為「峇臺」的這塊處女地,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只得被迫遷移。在日治時代,老梅之行政區劃曾劃設為臺灣府淡水廳芝蘭三堡老梅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改劃設為石門鄉老梅村。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圖片簡述:老梅石槽
*攝影者:林信成
*攝影日期:2021/05/09

 

  原老梅村、現老梅里的「石槽」是臺灣獨一無二的的海岸地質景觀。

  石槽,又稱「潮溝」或「海蝕溝」。成因為大屯火山群火山爆發之後,海岸邊的火山岩經過海浪長期的拍打侵蝕後而成。

  每年約四、五月東北季風漸歇時,海藻大量滋生於岩面,形成「綠石槽」。遠觀像是一片綠油油草地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社寮島「熟番戶口」

  •  
      •  

社寮島〈熟番戶口〉,創作時間為日治時期(根據此份文件記載,寫到「明治七年」、「大正十二年」等字詞),其指涉地點,即今基隆市中正區和平島。戶口文件上的「種別」欄位,其「熟」字,即指熟番;而根據其它欄位,還可以得知潘氏夫妻的居住地、各自的父母、從事漁業等資訊。由潘江衛提供。

「熟番」,在此指臺灣平埔族原住民。荷西時期,荷蘭人、西班牙人和北海岸、東部各地的平埔族原住民接觸後,發現有語言上的差異,以「社名」或「地名」來分辨、紀錄他們。明鄭時期,則習慣以「土民」、「土番」來稱呼他們。

清治時期,對臺灣各地的原住民,並沒有細分各族,郁永河到臺灣採硫的《裨海紀遊》中,則對民以「土番」、「野番」稱之。一些以文字或圖畫對原住民記述的漢人,多以其漢化的程度或居地位置來區分為「熟番」、「化番」、「土番」、「平埔番」及「生番」、「野番」、「山番」等。居住在平地或丘陵的平埔族,多為熟番、化番、平埔番。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從漢族中心主義的意識型態看,分佈在雞籠灣、北海岸附近的凱達格蘭族,即為熟番;而鄰近北部深山的泰雅族,則為生番。當漢人一批又一批地抵達臺灣、攻疆掠土時,無論是熟番、還是生番,生活方式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此問題延續至日治、戰後時期,至今,仍需要社會持續關注、探討。

平埔族傳說


傳說北投社的祖先原住在Sanasai,
但那裡有個妖怪時常出來搗亂,
族人不堪其擾,
造了艘船,漂流海上,
數日後在台灣北部的鞍番港登陸。


北投社的祖先


傳說此社的始祖本住在Sanasai,那裡有個妖怪山魈(Sansiau)時常出來搗亂,它常趁著夜深人靜,眾人熟睡之際出來偷窺人們睡覺,或偷掀人家的棉被。為了防範,人們只好輪流守夜,或者成群而舞,終夜守在火邊。雖然大家卒苦地守了好幾夜,但是妖怪卻沒有消失;在不堪其擾的情況下,其中的一族人合力造了艘大船逃到海上,航行數日之後,在台灣北部的鞍番港(今台北縣瑞芳鎮的深澳港)登陸。


由於子孫日漸繁衍,所以必須以長短草莖為籤,抽籤決定住處,並且埋下一塊石頭,誓言遵守約定。抽到短草莖的人入深山居住,成為後來的高山原住民,抽到長草莖的人則住在平地,成為平埔族。


以前居住在北投附近的平埔族後來發展成二千人的大聚落,其中單單伊摩羅爾社就有二百多人。因此,平埔族人開始往外擴展勢力範圍,他們企圖佔領山地,結果引起了原住民的深深憎恨,使得原住民見到平埔族人就殺。正當平埔族與原住民紛爭不斷之際,中國的移民開始大量來到台灣島,平埔族人在抵擋下住漢人強大的勢力之下,歸順了清朝。


毛少翁社。


古時候,台灣北部一帶為東洋人(日本人)所佔據,領有台北平原的大部分土地。但是,因為中國人民如潮水般地大量移民來台,迫使東洋人不是乘船出海,就是退居深山與土著民族混居,結果逐漸被同化。所以說,毛少翁社是東洋人的子孫。據說最早渡海來台的東洋人是巴基東男之子基巴歐。


八里坌社


八里坌社位在北投社西方二里(約八公里),隔著關渡山丘陵的淡水河北岸。有關它的傳說如下:


以前在Tonsoan的Sanasai,有一個長得奇醜無比的駙馬爺。公主因為受不了他的長相,和他離婚。駙馬帶著大量的賞賜銀兩和米,與七個兄弟一起渡海來到台灣北部。剛開始時,七人同住在平原上,不久之後開始分地而住。傳說,當時他們以芒尾草為籤,如果所抽到的芒尾草根有血流出來的話,那個人就要栘入山林,如果沒有,則仍留居平地。結果是,三個平常就具有英雄氣概的人所抽到的芒尾草沒有滴下血來;另外四個愚昧的人所抽到的芒尾草根下斷地流出血來。因此愚昧的四個人入山成為高山原住民,前三人則留在平地成為平埔族。他們三人開拓了廣大的荒野,種植五穀,成為八里坌社的始祖。


基隆的基瓦諾灣社


此社的祖先與八里坌社祖先一樣,過去是住在Sanasai。不過,Sanasai到底在何處,沒有人知道,大家只知道那是一個緊鄰陸地的島嶼。有一天族人為了捕魚,乘小船出海,但遇到了颱風,結果其中的二艘艙漂流到台灣北部的金包里海岸。一群人上了岸之後,查看四周的地理環境,發現全是些荒蕪不適合人居住的土地,所以他們就深入到今天的基隆。但是這裡也缺乏良好的飲水,他們只好再度坐艙往附近的海岸尋覓(近北
投社傳說中的深澳一帶),後來在雙溪河口一帶定居下來(該地仍留有舊社的地名)。當時同艙的共有二十餘人,大家公推基西那賽為領導人,建立『基瓦諾灣社』。後來子孫日漸繁衍,分化成四個小部落,但在部落的南方山地(頂雙溪及下雙溪交界處),住著異族『布薩爾姆』(泰雅族的別稱),族人以所擭的魚相贈,並與他們訂立牙口約,而對方也以所獵得的野獸相贈,與族人親密往來。隨著歲月的更迭,子孫人數越來越多,部分族人於是栘居到基隆,建立了基西卡瓦干社,後來又有部分人移居到金包里,建立了基西維亞灣社。住在宜蘭的平埔族也與他們屬於同一族人。


峰仔峙社”的口語傳說


很久以前,此社的族人住在Sanasai。後來有六個人(五男一女)乘小船出海捕魚時,漂流到台灣北部。他們順著基隆溪而行,進入台北之後,因子孫繁衍,於是分為峰仔峙、搭搭攸、里族、錫口四社而居。六位祖先的祭日一年分二期舉行,三人在冬天舉行祭典,另外三人則在夏天舉行。這六位祖先的名字分別為:瓦基光林、瓦基瓦耳門、瓦基帚西、瓦基肯卡拉歐、瓦基立西、瓦基瓦耳聞,根據(峰峙三宗記)的記載,以上六位祖先的名字,全部是漢字音譯而成。離淡水約五十哩的東海岸詔北地方,其入口處有二個村落。這裡原本是平埔族佔領的地方,一八八一年左右,很多族人移居到前方外海的巴母愛寧東島上。中法戰爭時,法國人攻打基隆,所以大部分的人都逃走了。


阿里坤族


此社的祖先不詳,只知道他們在十七、八世紀就已經散居在彰化附近。他們雖然是很有勢力的土著民族,但清康熙年間(十七世紀末),漢人勢力進入台灣西部平原之後,他們就歸順在清朝的統治之下,成為建立南投等社的平埔族。道光初年(十九世紀初),他們因故土被奪,族人陷入飢寒交迫之中,所以與附近的巴則海、貓霧揀、巴布拉、道卡斯等族一起展開大遷徒,移居到山巒圍繞的埔里盆地。雖然長久以來他們即受清朝的影響,固有習俗、語言幾乎已經漢化,但祭祖與新年祭等儀武仍然留存著。


東部的平埔族

東部的平埔族原本住在台南府鳳山縣的赤沙萬金庄附近,後來往東遷徒,定居在寶桑(今台東市)一帶《u之後更分成二路,一路移往大庄,一路則橫渡卑南溪到東海岸。當時那一帶有阿美族居住著,他們到了之後,攻打阿美族,燒毀其家屋並扶持自己的勢力。就這樣,平埔族開始打下他們在台灣東部的基礎,這些平埔族受漢人的影響,風俗、習慣、語言已全部漢化,但從他們仍有女子結髮、門口掛獸類頭骨的舊習慣裡,可窺知他們的固有習俗。


東部平埔族中,聽說有些人的祖先是卡拉巴耳(Calabar,英領非洲一小國的未開化黑人)的土著。當時有些黑人被白人的大船雇為船員,在某次長途的航程中,船在台灣東海岸遇難擱淺。同船的乘員大部分都被殺,只有從卡拉巴耳來的一對兄弟被釋放,因為土著頭目從他們悲鳴聲得知兩兄弟與自己是同種族人之故。頭目雖然赦免了他們,但他們卻沒有返回祖國的方法,於是定居了下來,娶土著女子為妻,成為平埔族,並日漸繁衍子孫。


宜蘭蛤仔難


宜蘭平埔族的祖先叫阿蚊,他從馬利利亞乘船由台灣北部(淡水)登陸後,沿著海岸線向東前進,迂迴繞過三貂角來到今日的宜蘭落腳,並將此地取名為『蛤仔難』。當時,中國的漢人雖尚未移民來台,但當地早已有原住民居住,所以阿蚊一族僅能居住在沿海的荒地上,且要不斷與大自然和原住民搏鬥。不過後來他們終於順利地將原住民趕入深山之中,完全佔領了宜蘭大平原,自稱是『噶瑪蘭』,意為平原之人;而稱原住民為『普索拉姆』,意為山中之人。這已是數百年前的事了。一八七四年六月十八日,在英國亞洲協會上海支局的演講記錄中記載著:根據傳說,北台灣的平埔族是在荷蘭人佔領台灣的時候,從南方乘船移居來台的。此外,根據《東征集》的記載,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當福建總督到艋胛時,當時的噶瑪蘭頭目為了免於遭受漢人的迫害及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自願臣服於清朝。當時他所管轄的平埔族部落有三十六社之多。


南部的『四社番』


南部的平埔族很早以前就來到台灣。但是到底是從什 時代開始,從何處而來,至今仍沒有人知道,總之,十七世紀時他們已經在今天烏山山脈西麓一帶的沃土上建立了大武瓏、芒仔芒、加拔、霄里四社。當時正值明末,許多漢人為了辦亂,紛紛移民台灣,尤其是鄭成功佔領台灣之後,對平埔族領土也實施屯田兵制,結果平埔族人逐漸被壓迫驅逐,他們只好去搶奪其他平埔族人的領地三他們移居到以前同族人所居住的楠梓仙溪流域④,將敵人驅趕入山中,佔領了該溪的沿岸地方。到了清代,漢人移民日漸增加之後,他們又再度遭受侵害,族人開始與漢人通婚,與漢人共同耕種,結果漸漸地被同化。乾隆初年,他們正武歸附官府,改從漢俗說漢語,而四個部落也劃分成二十九庄與漢人混居。(原住民鄒族的四個社是:美瓏、排剪、塔蠟袷與雁爾,他們與曾經住在荖濃溪上游山地的『四社熟番』以前原本是同一族。)


恆春的平埔族


有關恆春平埔族的祖先,至今仍有很多不明之處,只知道他們曾經住在鳳山萬丹溪一帶的瓦瓦卡瓦金。十九世紀時,因為漢人入侵這裡,他們為了找新的生存地,開始往他處遷徒。其中有個名叫夏耳的族人,率領一群族人南行進入今日的恆舂。當時恆舂是排灣族龍鑾社(Siyurindan)的領地,他們與排灣族和親並贈以水牛,以換取若干土地。當時富有的族人,僅是水牛就擁有三千頭之多。族人雖然利用水牛來開墾耕作,但因缺乏水利,所以收成並不好。


不久,有少數的族人橫越四重溪峽谷,遷居到射馬利的山岳一帶。射馬利是排灣族射馬利社的居住地,移居來此的族人和他們通婚,混居一起。明治七年(1874年)日本軍攻打牡丹社時,他們尚未住在恆舂,但隔年(1875年)清朝政府營建城廓之後,他們就移居到山腳庄。之後與漢人混居而被同化,且年年遭到殺害,結果日漸衰亡。


--作者:鈴木作大郎,摘譯自《台鷹的番族研究夕,一九三二年八月圖片提供:劉還月

金山區 (台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25.221883°N 121.636427°E

金山區
Jinshan District
舊稱:金包里
市轄區
金山區位於新北市內北方
金山區位於新北市內北方地圖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金山區位置圖
坐標: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25°13′00″N 121°36′03″E
國家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中華民國
上級區劃 新北市
下級區劃 15201
政府
 • 區長 劉昌松金山區區長列表)
面積
 • 總計 49.2132 平方公里(19.0013 平方英里)
海拔 274 公尺(899 英尺)
人口(2023年11月)(7,283戶)
 • 總計 20,397人
 • 排名 22
 • 密度 414人/平方公里(1,073人/平方英里)
時區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郵遞區號 208
戶政資料代碼 65000270
毗鄰 石門區萬里區三芝區臺北市北投區士林區
網站 http://www.jinshan.ntpc.gov.tw/
Jinshan District
漢語 金山區
字面意思 Golden Mountain

金山區(臺灣話Kim-san-khu巴賽語Ki-taparri),舊稱「金包里」,前身「金山鄉」,位於臺灣新北市北部。金山區境內有台灣位置最北的溫泉——金山溫泉日治時期曾在此處設置總督行館開發溫泉休憩,近年來又因溫泉旅遊的熱潮而逐漸受到重視。除此之外,由於與陽明山的交通便捷,也使金山區成為了北海岸的重要遊憩點。金山區是北濱地區的精華所在,擁有鑲嵌著突出岬角、弧形沙灘的綿長海岸線,及翠綠的山川田園,由磺溪沖積而成的肥沃平原,從大屯火山麓一直向海延伸,密佈著形狀不規則的水田。

歷史[編輯]

起碼在於4,500年前,金山區已經有先民活動和生息。十七世紀中葉以前,本區乃平埔族凱達格蘭族金包里社群(巴賽語:Ki-taparriKimaurij)的聚居地。傳統上荷西文獻中被釐定為漢譯金包里的兩地「Taparri」、「Kimaurij」,學者翁佳音認為,都不是指現今的金山:「Taparri」(漢語文獻稱沙巴里)是指淡水社,位在今淡水區中心,領地為北海岸西半部,今淡水、三芝、石門等地;「Kimaurij」的本社址在今基隆仁愛區,領地為北海岸東半部,現今的基隆、萬里、金山等地。[1]:77-80,106-111另說有人曾在磺溪發現沙(其實是,金山地區不產黃金,九份金瓜石才產金),故以「金包里」稱之,兼顧音義雙譯。[2]

史前[編輯]

金山區擁有豐富的考古遺址與文化遺物,而且是台灣少數史前文化能連結近代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的地區之一。從東北角的雙溪河口流域延續到金山區一帶,概屬於舊社文化的分布區域。本區的原住民族,就是最具海洋文化特色的馬賽人-金包里社群。大屯山麓特產之硫磺,成為北部原住民與外來者,荷蘭人與漢人,貿易的主要商品。

西班牙時期[編輯]

西班牙人據北台灣16年,分三個省區: 淡水省區(大雞籠/金包里地區及淡水地區)、噶瑪蘭省區及哆囉滿省區,金包里地區則包含2到3個村落。記載金包里人活動範圍已經達到淡水河口,並控制部分硫磺礦產。

荷蘭時期[編輯]

1642年8月21日荷蘭人北上攻打雞籠,25日占領西班牙人的城堡。1642年9月22日,北濱的大雞籠社、金包里社及三貂社等就表達願將土地獻給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人也分贈親王旗給各社,文獻記載金包里社於1647年有84戶、288人,1655年有48戶、157人。

鄭氏時期[編輯]

鄭氏末年1682年,鄭軍為防範清軍進攻,在雞籠部署重兵鎮守,對雞籠、淡水周邊原住民男女老幼橫征暴斂以供軍需,族人不堪奴役起而抗暴,雞籠、淡水直到新港竹塹諸社皆起而響應。[1]:146

清朝時期[編輯]

金包里社首度出現在1700年(康熙39年)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乃台來漢人對北海岸某一原住民村落的命名。自1684年(康熙23年)到1894年(光緒20年),落入清廷的管轄。金包里社於1684年(康熙23年)屬福建省台灣府諸羅縣,1723年(雍正元年)改隸福建省台灣府淡水廳,1875年(光緒元年)又改隸福建省台灣府基隆廳,1888年(光緒14年)再度改為台灣省台北府基隆廳轄下。郁永河在裨海紀遊曾描述「金包里是淡水小社,亦產硫,人性巧智。」清朝嚴禁採硫,但依當時美國人李讓禮觀察,私採偷製者仍多,於大油坑結聚成村落。

日本統治時期[編輯]

早期金包里堡,包含今日金山區與萬里區。大正9年(1920年),台灣實施州郡街庄制,改為日式地名金山,設金山庄,隸屬台北州基隆郡

時間 行政區所屬
1895年(明治28年) 台北縣基隆支廳
1897年(明治30年) 台北縣金包里辨務署
1898年(明治31年) 台北縣基隆辨務署
1901年(明治34年) 基隆廳金包里支廳
1909年(明治42年) 台北廳金包里支廳
1920年(大正9年) 台北州基隆郡

臺灣戰後時期[編輯]

1945年臺灣戰後時期後,改設臺灣省臺北縣金山鄉。2010年12月實施五都改制,改為新北市金山區。

地理[編輯]

金山區主要由大屯山北麓紅土階地,及磺溪、金包里溪、員潭溪與西勢溪沖積的平原所構成。

地形[編輯]

金山平原乃三角洲平原,磺港半島則為質地較硬的五指山層,半島尖端則形成海上燭台與岩礁。金山岬向東北方延伸,隔國聖灣與野柳岬相望。沙丘發達,磺溪迂迴繞海灘出海。

特殊火山地形[編輯]

金山區的北、西、南三邊被火山地形圍繞,可再細分地形為火山口、火山體、熔岩台地、火山窪地以及噴氣孔。

火山口[編輯]
  • 磺嘴山火山
位於重和里南邊,火山口形成長130、寬30公尺的水池磺嘴池。磺嘴山與大油坑之間有另一馬蹄狀的火山口,高約860公尺,乃昔日採硫磺的礦場。
  • 大油坑火山口
於本區最南端與台北市士林區交界處,現今劃入陽明山國家公園。
  • 竹子山火山口
於本區重和里與三芝區、台北市北投區交界處,火山口位於竹子山(高度1095m)的南側,乃北磺溪的發源地。
火山體[編輯]
有錐狀的磺嘴山,主要為角閃兩輝安山岩組成。及大屯火山群的第二高峰的竹子山,東坡坡度陡峻,其熔岩流範圍相當廣,向北可達富貴角與麟山鼻。
熔岩台地[編輯]
磺嘴山噴發熔岩,向北流在本區形成秀峰坪—大孔尾以及硫磺仔坪台地,向東南流於萬里區形成鹿堀坪及大坪台地,向西北流將重和里八煙一帶切割成八煙以及高厝兩處低緩平地。
火山窪地[編輯]
位於本區三界裡與兩湖裡,倒照湖與西勢湖一帶,窪地開口向東南,可能受磺溪西北—東南向的支流侵蝕所致。
噴氣孔[編輯]

大屯火山區的噴氣孔分布在金山斷層以東,北投到金山沿線之間,長18公里的硫氣孔。在金山區主要有4處:

  • 大油坑:乃台灣硫磺的主產地。
  • 八煙:位於八煙台地的北緣。
  • 死磺仔坪:於磺嘴山西北麓,產硫磺及白土。
  • 焿子坪:於磺嘴山東北麓,萬里磺溪之發源地,又名磺山。

地質[編輯]

在250萬年前形成了金山到新莊的逆衝斷層,斷層線上的破裂地帶引起的火山活動,延續到50萬年至約30萬年前左右才漸漸休止,是為大屯火山群,而位在這條逆衝斷層上的金山區,也產生許多源源不絕的溫泉水脈。本區地層依序由老而新為:中新世早期與晚期的沈積岩、更新世大 屯火山熔岩、現世沖積層砂丘。火成岩分佈在本區東西兩側,因大屯火山群的熔岩覆蓋而成,地層多屬更新世之火山岩。沈積岩則多屬中新世晚期,分佈於本區西北方,沖積層則沿磺溪沿岸分佈,至下游堆積成一沖積平原。

溫泉[編輯]

大屯火山群的溫泉地熱活動,分佈在北投與金山間,長約18公里寬約3公里之狹長地帶。熱源由深部向上儲存於五指山層,在七星山馬槽區下方最熱,而火山碎屑岩受熱水換質作用矽化形成黏土,形成本區溫泉之良好覆蓋層,金山岬的溫泉區,正是五指山層於金山區的露出點。

水文[編輯]

金山沖積平原之含水層,由第四紀未固結現代沖積層所構成,礫石、粗砂及砂土等未固結材料,厚度約200公尺,原生孔隙、高滲透性、孔隙連通良好,可由自身的水力坡,輸出相當可觀的水量。

轄區內有大小數十條溪流,以磺溪最大,北磺溪出自七星山北麓。另兩條較主要的河流為清水溪西勢溪,清水溪源自兩湖裡葵扇湖山頭,則西勢溪以西湖里西勢湖山頂為發源地。

危險水域[編輯]

金山區危險水域有9處
  • 水尾漁港右側沙灘
  • 水尾一線天岩岸
  • 磺港漁港旁沙灘
  • 磺溪出海口兩側沙灘
  • 中角珠沙灣海域
  • 中角漁港
  • 永興漁港
  • 水尾附近海域
  • 中角、沙珠灣附近海域
 

洋流[編輯]

金山海域的洋流,春夏季時,是自巴士海峽的黑潮暖流,秋末後則是從日本、琉球群島來的親潮寒流,而黑潮帶來的乃北部海域最重要的漁產來源。除了魩仔魚以外,黑潮洋流所帶來的鰹、鮪等魚種,親潮寒流在北部海域帶來另一個魚汛,主要為南返的黑潮迴游魚類,包括馬加(土托)、白腹仔、闊腹仔等大型魚,另外還有鰆魚。

可參考平埔族資料

2003.09-10-大學通識課程講稿.doc (live.com)

平埔族群的歷史圖像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sinica.edu.tw)

認識平埔族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sinica.edu.tw)

淡水區_百度百科 (baidu.com)

原始文件-大台北古地圖-第二章 (sinica.edu.tw)

古老的石門人 | Scholars Hub of the Academia Sinic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