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淡水魚研究先驅-大島正滿逝世
1965年6月26日,臺灣淡水魚研究先驅-大島正滿逝世
生於1884年6月21日的大島正滿是日本神奈川縣人,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來到臺灣開始長達10年研究白蟻的生活。當時臺灣的木造建築深受白蟻侵害,他的研究對於防治白蟻有相當的幫助,甚至有著「大島烏秋」的外號(烏秋為臺灣白蟻的天敵)
不過研究白蟻這麼久的大島正滿跟櫻花鉤吻鮭的發現又有什麼關係呢?
大約從1915年開始,大島的興趣轉移到臺灣的毒蛇和淡水魚,先後發表許多有關臺灣蛇類的報告,1915年~1917年間更與助理青木赳雄在臺灣各處採集淡水魚類,並在1917年帶著魚類標本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隨著國際魚類學家大衛.喬登進行魚類鑑定工作,同時攻讀博士學位。
1917年,大島正滿留在臺灣繼續採集魚類的助理青木赳雄,聽聞大甲溪上游有一種原住民經常捕獵的特殊鮭魚,循線索取得原住民的醃製魚標本並向人在美國的大島正滿報告此事。
大島正滿回到臺灣之後檢視標本,並將繪製圖寄給在美國的大衛.喬登鑑定,最後終於確認了這是臺灣獨有的國寶魚:臺灣櫻花鉤吻鮭。
臺灣櫻花鉤吻鮭原名為Salmo Saramao ,而Saramao 一名即是取自泰雅族部落名,也是鮭魚的發現地。後來大衛.喬登認為新魚種應該要以世人所熟知的福爾摩沙作為命名,因而建議更改學名為Salmo Formosanus,日語則稱為「臺灣鱒」。
1920年,大島正滿以臺灣淡水魚研究獲得東京帝國大學理學博士,1935年返回臺灣之後持續發表臺灣淡水魚研究與新種發表,並曾前往大甲溪上游對櫻花鉤吻鮭、以及當地的泰雅族原住民生活進行詳細的調查,出版成《泰雅的呼喚》(タイヤルは招く)一書,留下不少珍貴的歷史照片與紀錄。
照片右一為大島正滿,出自《泰雅的呼喚》(タイヤルは招く)
參考資料:
《臺灣昆蟲學史話(1684~1945)》
![可能是 3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content.ftpe4-2.fna.fbcdn.net/v/t39.30808-6/356092636_654096713428014_8494326006828656290_n.jpg?stp=dst-jpg_s1080x2048&_nc_cat=110&ccb=1-7&_nc_sid=730e14&_nc_ohc=WjJ_EsAGWmAAX8lnRnb&_nc_ht=scontent.ftpe4-2.fna&oh=00_AfAyeW08eNxG26qZbJ4MdTjdq_RrqGxVoIRRQGHjmbaxkQ&oe=649E843E)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