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早的火車站
 
1895年,清代劉銘傳鐵路,大稻埕火車站,停放著蒸汽火車頭,是台灣最早的火車站。1887年,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開始興建台灣第一條縱貫鐵路,成立全台鐵路商務總局,聘請德國人柏克爾(Becker)為工程設計師,英國人瓦遜(W. Watson)為路線稽查主任,墨希爾為機關監督,馬禮遜(H. C. Matheson)為營業顧問。1888年開始興建,1991年完成台北至基隆和台北至新竹兩段鐵路,台北車站設在大稻埕,採取歐洲式的棚架車站。
儘管日本時代進行縱貫線改線,台北車站由大稻埕遷移到今天的位置,大稻埕車站一度改為淡水線的貨運車站。儘管鐵道技術不斷改進,不過清代劉銘傳鐵道所設定的軌距3英尺6吋(1,067mm),一直沿用到今天。
未提供相片說明。
 
 
劉銘傳鐵路大稻埕起點站
1895年,台北大稻埕,清朝劉銘傳鐵路起點,前方為德國領事館。
1860年,清廷開放沿海口岸,引起西洋資本和技術。台灣基隆、滬尾、安平、打狗開港,洋商湧入,紛設洋行做進口貿易,北台灣茶葉出口興隆,大稻埕市街繁榮。1885年,台灣建省,劉銘傳擔任首任台灣巡撫,雄才大略,結合地方仕紳,引進西方人才技術,推動近代化事業,包括商務、郵政、電報、電氣、鐵路、文教、農業、工礦業等。
1887年,劉銘傳開始興建鐵路,1991年劉去職一年後,完成了台北至基隆以及台北至新竹的路段。台北車站即設在大稻埕,基本考量是,這裡是人口、商貿、貨品倉儲的集中地。這張照片是台灣鐵道史最早的照片之一,照片左前方是德國領事館,右方是洋行建築。徐宗懋圖文館收藏了珍貴的原版照片,畫面清晰,為重要的文化資財。
未提供相片說明。
 
下圖為清代臺北車站區域影像(經手繪上色),收錄於《彩繪福爾摩沙探險島:19世紀臺灣的歷史色彩》。
臺北第一代車站於1888 ~ 1891年間啟用,位於當時之大稻埕市街南側,位置約在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及周邊區域,為劉銘傳時代鐵道舊站。日本時代初期將車站修改沿用作為初期的臺北停車場(即火車站),之後該區輾轉發展為大稻埕驛。
此張影像拍攝時應為日治初期,照片中位置約在今長安西路、西寧北路交叉口以南往西北方向拍攝,為整體車站的西側區域(車站主要設施在右側畫面外),背景有圓拱之建築為德商公泰洋行,並非車站站體,請不要弄錯哦~
臺北車站由清國時代到現代經歷四次主要的改建,車站位置也有所不同:
第一代車站即此圖所示之區域(車站主要設施區域在右側畫面外)。
第二代車站位於今臺北車站西側正對館前路一帶,後因城市擴張規模不敷使用,於1939年起陸續拆除改建。
第三代臺北車站於1941年落成,為日治後期一直到1980年代的臺北記憶
第四代車站即今日的臺北車站,1985年動工於第三代車站東側興建新站,並將舊站拆除,新站於1989年完工落成啟用至今。
可能是 8 個人和顯示的文字是「 Γ' 臺灣古寫真上色 fb .com/oldtwcolor 」的圖像
縱貫鐵道沿台北城西城牆南下
 
1901年,台灣鐵路縱貫線沿台北城西城牆南下,前方是大屯山,城牆上方是炮台。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對縱貫鐵道進行改線工程。原本劉銘傳鐵路是由大稻埕車站穿越淡水河南下,日本當局則將台北車站遷移到台北城北門外西側,即今天台北車站的位置。縱貫線則改由台北車站向西,再沿台北城西城牆南下。事實上,這樣的路線一直延續到今天。此照片是由今天的中華路的中段往北望去,過去鐵道在路面上時,以前的乘客搭火車北上穿過中華路,可以透過車窗看見左側的西門町和中華商場,右邊則是中山堂和商業大樓。這是中南部民眾第一次搭火車上台北時,一生難以忘懷的第一眼印象。在百多年前的照片中,北門到西門外的地方仍然是一片樹林。
可能是鐵道的黑白圖像
 
日治時期基隆停車場(驛)
可能是 5 個人的圖像
 
日治時期基隆天神町
 
未提供相片說明。
 
日治時期基隆日新町
可能是 5 個人的圖像
 
日治時期基隆義重橋通
可能是 6 個人和街道的圖像
 
日治時期基隆港碼頭
可能是 2 個人的圖像
日治時期基隆港蓬萊丸
未提供相片說明。
 
日治時期基隆第三碼頭
可能是 5 個人的圖像
 
日治時期阿里山森林鐵道交力坪驛
 
可能是黑白圖像
 
日治時期阿里山森林鐵道沼平驛
未提供相片說明。
 
可能是鐵道的圖像
 
劉銘傳鐵道局:台灣第一個鐵道專責機構
1895年,位於臺北城東門外的原清代商務局兼鐵道局,為西式建築,約位於今林森南路處的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此為日軍佔領台北初期所拍攝的珍貴照片,前方為劉銘傳時代往基隆方向的鐵路。
此建築為劉銘傳所興建商務局兼鐵道局,由於台灣鐵道興建與對外商務有直接關係,劉銘傳邀請西方工程技術人員,結合了招商活動,所以鐵路局和商務局合為一個部門,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個鐵道專責機構。此建築混合木造和磚石建材與風格。這張劉銘傳時代商務局兼鐵道局之西方建築原貌的照片,為十分珍貴的歷史影像文獻。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1895年9月臺北北門外大稻埕區域,劉銘傳時期建設之鐵道行走轎子影像
 
黑白原始影像出自日本國會圖書館典藏之《臺灣諸景寫真帖》,書中收錄了1895年日軍來臺後於臺灣各地拍攝的景象,極為珍貴。1895年6月日軍進入臺北城,6月17日舉辦始政式,臺灣也進入日本時代。
此影像拍攝時為該年9月,地點在臺北北門外大稻埕區域,約在今延平北路近鄭州路北側區域到塔城公園、財政部關務署一帶,為存續期間不長的劉銘傳鐵道留下相當庶民生活化的珍貴記錄。
可能是 6 個人和鐵道的圖像
 
日治時期臺北扇形車庫與臺北驛周遭空照
未提供相片說明。
 
劉銘傳鐵路鳯山溪鐵木橋:清代鐵路的珍貴照片
1901年,晚清台灣巡撫劉銘傳規劃興建基隆至新竹鐵道段,竹北鳯山溪鐵木橋原貌。1887年,劉銘傳奏請興建台灣鐵路,獲准自行招商籌款,並於同年開工。1891年,基隆至台北段通車,接任劉銘傳的巡撫邵友濂繼續執行鐵路計劃,1893年台北至新竹段通車,不過由於財政短缺,最後放棄原來鐵路延伸至台南的計劃。照片中的鳯山溪橋位於今天竹北市北方,橫跨鳯山溪,為一鐵木橋。橋基為石泥,橋樑和橋身為鐵木並用。1895年日本殖民統治後,將台北至桃仔園街段進行改線工程。1898年,由於暴雨洪水,鳯山溪橋桁架掉落,造成鳯山埼至新竹車站之間鐵路交通中斷。照片顯示,工人們正搶修掉落的桁架和部份橋面。其後,鳯山溪橋曾經不斷改建,今天已經是第四代了。由於劉銘傳鐵路多遭廢置改建,留下影像極少,只有大稻埕車站一帶幾張,這張劉銘傳鐵路鳳山溪橋的清晰照片十分罕見,顯示了許多建物的細節。
 
可能是 2 個人的圖像
 
縱貫線火車駛離台北車站
1937年,縱貫線火車駛離台北車站月台。此為第二代台北火車站,建於1901年,有兩個月台,第一個供南下列車使用,另一個供北上基隆的列車,一開始到基隆只有單軌往來。
第二代台北車站的設備是逐次增設的,1905年車站裝設電燈。由於乘客人數少,班次少,第一和第二月台之間並沒有架設天橋,乘客必須步行穿越軌道進出站。後來隨著乘客和班次的增加,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之後,增設了跨站的天橋。1919年台北到基隆雙軌化,1939年增加台北後站和月台,供淡水支線列車使用。儘管如此,日本時代初期興建的第二代台北車站,經過了30多年的時間,已經無法應付增加的火車班次和乘客,面臨拆除擴大重建的需要。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鐵道的圖像
國產自製優等客車:第一批舒適慢車車廂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自製優等客車的內部,所有的座位由原來的木板改為彈簧沙發,增設電扇窗簾地板布等,使得慢車車箱的設備也大幅改善。這是第一批舒適慢車車廂。
可能是火車的圖像
 
台糖專用火車全速運作
1909年,台糖橋仔頭第一、第二工場完工,專用鐵道路線更趨完善,台糖火車開始快速運送甘蔗原料,大幅提高的生產力。
前方建築的右邊是第一工場,左邊是第二工場,後方是酒精工廠。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未提供相片說明。
 
日本旅客奮起湖站留影
1932年,一批日本旅客搭乘阿里山小火車在奮起湖站留影,成為台灣之旅的美好回憶。
阿里山小火車軌距為726公釐,日本人到海外殖民地台灣旅行,去日月潭看邵族搗小米,搭乘小火車上阿里山看日出,均屬於台灣之旅的基本款。即使光復後,這仍然是台灣人島內旅遊的重要景點;儘管如此,光復後20多年間,社會仍然淸貧,一般人仍負擔不了休閒娛樂。因此,搭小火車去阿里山玩,更是一般學童內心中無限的嚮往。猶如同一時期,日本學童對「富士五湖」的美好想像那般。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 9 個人、火車、纜車和鐵道的圖像
 
100輛外銷泰國的自製守車生產中
民國54年(1965),台灣鐵路管理局台北機廠場承製泰國鐵路車輛用守車100輛,照片為守車製造的情況。1963年泰國鐵路守車100輛招國際標,每輛CIF 美金5300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下,台北機廠取得標案。1965年,開始組立車輛,分三批由基隆海運運送曼谷交貨。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火車和鐵道的圖像
 
國產觀光號客車外觀
民國54年 (1965),台北機廠自製觀光號客車外觀,隨著國民旅遊的發展提高,客車班次的增加,列車增產的需求增加,自製列車的技術也隨之提高。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未提供相片說明。
 
台北車站候車的台灣女子
1937年,幾位台灣女子在台北車站月台前等候列車抵達,這是日本民間國際協會出版的有關台灣旅遊觀光的年鑑內容的照片,主要表現台灣的文化特色,突顯台灣女子穿中華旗袍的服飾特色,以表現文化浪漫的色彩。照片同時可以看出,此時台北車站只有兩個月台,一個提供南下火車停靠,另外一個提供北上火車停靠。車站有三條主要鐵軌,台北到高雄實現雙軌。到淡水另外有後車站,軌道之間有跨站天橋。這張照片記錄了車站月台和軌道的實際狀態。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 4 個人的黑白圖像
 
未提供說明。
 
南國風情木造平房的高雄站
1920年代,高雄火車站,簡樸的木造平房,高聳的椰子樹,幾分熱帶南國的氣息。日本統治台灣之後,最早日本陸軍在哨船頭鋪設鐵道,第一代高雄車站在鹽埕埔。後來興建南北縱貫鐵路,1908年第二代高雄火車站建於今天鼓山區,也就是照片中的高雄火車站。不同於基隆、台北、台中等城市的火車站採用仿歐建築,對於車站造型有一定講究,高雄車站為簡單的日式木造平房,規模較小,反映最早高雄人口的流量,以及地方財政的實際情況。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 5 個人的圖像
 
國產高級觀光列車內部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自製觀光客車,內部有坐臥兩用,各種設備又更上一層樓,發展成為高級的客車。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火車的圖像
 
外銷泰國的守車之外觀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自製生產外銷泰國守車之外觀。儘管只有生產100輛外銷,數量不大,但代表了台灣的製造和裝配技術獲得的肯定。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鐵道的圖像
 
明治41年(1908)臺灣西部縱貫鐵道全通式會場
可能是 6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台北機廠擴建柴電機車工廠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新建新車工廠。自民國49年(1960) 台鐵實施動力柴油化以後,至54年已經擁有美日各型機車52輛,所有檢修和維修工作均由台北機廠承擔。新柴電機車工場於51年6月完成使用,雖然維修工作逐年加重,但新工廠的作用也快速提高,得以充分滿足交通運輸成長需要。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有軌電車、鐵道和文字的圖像
 
台北機廠:台灣鐵道發展史的縮影
民國54年(1965),台灣鐵路管理局台北機廠。
日本時代為台北鐵道工場,從事鐵路和火車維修工作。1931年在松山興建一所大型的修理廠,包括總辦公室、組立工場、鍛冶工場、客車工場、油漆工場等大型廠房建築。1935年啓用,是台灣最大規模的火車維修廠。光復後更名為台灣鐵路管理局台北機廠,在美援計劃中新建了柴電工區與新車工場,此後曾維修過日本時代的蒸汽火車與各式客貨車,到1960年代的柴電機車以及1979年鐵路電氣化之後的各式電力機車與電聯車。台北機廠是台灣鐵道發展史的縮影。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未提供相片說明。
 
 
鋼體更新柴油客車外觀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組立柴油客車外觀,此為鋼體更新車,美觀耐用。原本的木造客車,由於台灣氣候潮濕,木料容易腐蝕,維持費用甚高,而且車身不耐震動和衝擊,安全度較低。因此,更新工作將腐蝕過嚴重的整個拆除重新做新車。自民國44年(1955)年起開始進行更新工作、到46年(1957)共更新客車16輛,其中11輛為鋼體更新車。民國47年(1958)更進一步,鋼體更新車仿照最新式之坐臥兩用椅車,內部裝設自製之翻背椅,寬敞舒適,電車電扇盥洗等設備,力求美觀大方,耐用安全。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鐵道的圖像
 
組立美援新型通勤客車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新製通勤客車,裝端鈑。台北機廠新車工廠落成後,積極從事新到美援通勤客車50輛之組立工作,採用連續點式組立之方法,分工合作,每三日出車一輛。後來配合交通運輸量快速增加的情況,改善工作方法,延長工作時間,自七輛起改為每二日出車一輛,全部施工時間比原預定縮短了兩個月。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 3 個人的圖像
 
1918年4月27日,艋舺驛新站舉行落成式
1901年8月艋舺舊站啟用,1918(大正7)年艋舺新車站於舊站南側落成,4月27日在車站內舉行落成式,5月1日開始營運。直行列車也計畫在此站停靠,成為南部貨物進出的倉庫,為日後艋舺發展做出貢獻。
1920年車站因行政區改制更名為萬華,戰後1980年代後期遭拆除,現已不存。
 
可能是 1 人、鐵道和文字的圖像
 
1895年9月臺北北門外大稻埕區域,劉銘傳時期建設之鐵道行走轎子影像(經手繪上色)
可能是 6 個人和鐵道的圖像
 
台北機廠修峻機車準備出廠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修峻機車準備出廠。機車修理從全部拆卸、逐件檢查、加工修理,一直到組立試車,經過施工步驟之繁瑣,涉及技術部門之廣,遠非一種單純製成品工業所能比擬。因此,工作如何配合,日程如何縮短,盡量縮短機車在廠的時間是機廠的主要工作目標之一。光復初期,機車修理大約需要一個多月,中修也需要二十天左右。只民國41年(1962)起,逐漸縮短為早修(即每三年一次之大修)七天,乙修(每年一次之修理)五天,丙修(每半年一次之中修)四天。工作時程大幅縮短,修車能力大幅提高。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鐵道和文字的圖像
 
 
阿緱工場雇用原住民工人
1925年,台糖阿緱工場也雇用原住民(生蕃)當採收甘蔗的工人。由於甘蔗園和原住民的傳統居住地銜接,台糖在採收季節時也會雇用原住民工人。照片顯示一些原住民工人完成工作後,搭乘台糖鐵道火車返家,他們依然依照習俗攜帶長矛和武器。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 9 個人的圖像
 
國產鋁製貨車外觀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自製鋁製貨車外觀。過去製造貨車鋼料仰賴進口,不僅價格高,而且鏽蝕,生產木料價格亦高,而且不耐用。歐美先進國家採用鋁料造車行之多年,效果頗佳。本省鋁料產量豐富,具有發展鋁製車輛的良好條件。民國52年(1963)11月間,台北機廠曾試製15噸鋁製廠車一輛,運作成果良好。民國53年(1964)8月,與該輛為藍本擴大使用鋁件之範圍,另外製作同型鋁車9輛出廠,成為台灣鐵路行車進入輕量化之先聲,同時有效促進了載重減輕和保養的目標。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鐵道的圖像
 
新製30噸煤斗車外觀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製造的30噸煤斗車外觀。為了配合本身經濟建設,滿足運輸煤炭礦石的需要,台灣鐵路局於民國43年(1954),由台北機廠製造30噸煤斗車41輛,以取代過去由日本購買的同型煤斗車。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鐵道和文字的圖像
 
快速組立的鋼體高邊車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組立裝配完成的鋼體高邊車。由於台灣經濟日趨繁榮,貨運車皮不敷使用。台灣鐵路局於民國47年間(1958),在美援項目下向日本採購散裝鋼體高邊車57輛,在台北機廠應用據點制,分工合作,一日之間將57 輛鋼體高邊車全部組立完成,突破了鐵路局裝配行車速度的最高紀錄。
可能是 1 人、鐵道和文字的圖像
可能是木材堆置場的黑白圖像
 
新製18噸油槽車之外觀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製造18噸油糟車。民國42、43年間,台北機廠製造18噸油槽車48輛,製造方法採用據點制連續生產辦法,車架全部電焊,日出新車一輛。
 
可能是鐵道的圖像
 
台糖鐵道彰化線客車
1931年,台糖鐵道彰化線客車,造型新穎,別具風格。最早台糖鐵道興建是為了運輸甘蔗材料,後來兼做客運。隨著台糖鐵道網路不斷擴大,四通八達,台糖客車也成為服務民眾的重要交通工具。不同地方的台糖客車規劃不一,各有創意。
可能是 1 人、鐵道和文字的圖像
一等艙優雅的女性乘客
1937年,台灣縱貫線鐵道火車高等艙內優雅的女性乘客。急行列車身為一等、二等、三等車廂,一等是高級艙,有沙發椅,空間寬敞,不過價格昂貴,一般民眾大多乘坐木造椅平價的三等車廂。這張圖片刊登於日本國際協會對外觀光宣傳的年鑑,刻意展現穿中國旗袍的台灣女性乘客,強調台灣的文化特性。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 2 個人和火車的圖像
 
機車修理起吊:柴油客車組立進步快速
民國54年(1965),台北機廠,機車修理起吊的情形。民國44年(1955),台灣鐵路管理局採購柴油客車車身八輛,均為散裝配件,組立工程由台北機廠擔任,該年年六月間開始組立到45年(1956)年底前後全部出廠。車內設備舒適豪華,車外油漆平直如鏡,色彩鮮明。配立固敏氐柴油引擎,提高行車速度。台北到高雄全程只需要5小時30分,可以朝發夕至。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 3 個人和顯示的文字是「第」的圖像
 
火車進出高雄所見的半屏山
1931年,縱貫線鐵路火車經過高雄州半屏山,由火車上看到的特殊地形,主要由石灰岩之珊瑚礁石灰岩組成,後來成為重要的水泥原料的開採地,位於蓮池潭的東北邊。搭乘火車進出高雄站時,必然會看到的特別山景。
此一時期半屏山,尚未經過大量水泥的開採,山頂仍然可見完整的草木植被。
取自《台灣鐵道文化 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可能是火車、鐵道和文字的黑白圖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