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布政使司衙門
1895年,臺灣省最高行政中心布政使司衙門,相當於台灣省政府,其外為西轅門。布政使司衙門設有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主要掌管人事、錢糧等政務。臺灣建省與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在臺北府城內興建大批的衙署建築,為臺北府城帶來新風貌。

 

可能是戶外的圖像

 

大稻埕德國領事館
1895年,大稻埕德商公泰洋行臨近鐵路,大稻埕車站在其附近。1861年9月起,德國在北臺灣開辦領事業務,在大稻埕設立公泰洋行作為貿易之所,後來再轉變成德國領事館。而臨近公泰洋行的大稻埕車站,為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期間興建,隨著基隆到新竹的鐵路通車後而啟用。這個車站臺灣第一個火車站,也是第一代的臺北車站。
取自徐宗懋圖文
 
可能是鐵道的圖像
 
 
下圖為1895年9月臺北北門外大稻埕區域,劉銘傳時期建設之鐵道行走轎子影像(經手繪數位上色)。
此張黑白原始影像出自日本國會圖書館典藏之《臺灣諸景寫真帖》,書中收錄了1895年日軍來臺後於臺灣各地拍攝的景象,極為珍貴。1895年6月日軍進入臺北城,6月17日舉辦始政式,臺灣也進入日本時代。此影像拍攝時為該年9月,地點在臺北北門外大稻埕區域,約在今延平北路近鄭州路北側區域到塔城公園、財政部關務署一帶,為存續期間不長的劉銘傳鐵道留下相當庶民生活化的珍貴記錄。
清代劉銘傳任巡撫時期興辦鐵路,1887年2月自大稻埕開工,1891年10月大稻埕至基隆間竣工,1893年11月大稻埕至新竹段竣工。此段由基隆至新竹的鐵路全長約106公里,因技術限制、經費不足、路線擇定不良等原因常路基流失、橋樑損壞,車輛行車速度緩慢,實際上幾乎沒有營運價值,邵友濂接任巡撫後奏請停止後續興建計畫。日本統治臺灣後發現原鐵道從軌道材質到路線設計不良,不堪使用,決定重新規劃重擬路線,由長谷川謹介擔任技師長主持執行,1899年由基隆、高雄南北開工往中部興建,1908年4月在臺中接軌全線通車。
可能是 5 個人和鐵道的圖像
 
圖為1895年9月臺北北門外大稻埕區域,劉銘傳時期建設之鐵道行走轎子影像(經手繪數位上色)。
 
此張黑白原始影像出自日本國會圖書館典藏之《臺灣諸景寫真帖》,書中收錄了1895年日軍來臺後於臺灣各地拍攝的景象,極為珍貴。1895年6月日軍進入臺北城,6月17日舉辦始政式,臺灣也進入日本時代。此影像拍攝時為該年9月,地點在臺北北門外大稻埕區域,約在今延平北路近鄭州路北側區域到塔城公園、財政部關務署一帶,為存續期間不長的劉銘傳鐵道留下相當庶民生活化的珍貴記錄。
清代劉銘傳任巡撫時期興辦鐵路,1887年2月自大稻埕開工,1891年10月大稻埕至基隆間竣工,1893年11月大稻埕至新竹段竣工。此段由基隆至新竹的鐵路全長約106公里,因技術限制、經費不足、路線擇定不良等原因常路基流失、橋樑損壞,車輛行車速度緩慢,實際上幾乎沒有營運價值,邵友濂接任巡撫後奏請停止後續興建計畫。日本統治臺灣後發現原鐵道從軌道材質到路線設計不良,不堪使用,決定重新規劃重擬路線,由長谷川謹介擔任技師長主持執行,1899年由基隆、高雄南北開工往中部興建,1908年4月在臺中接軌全線通車。
 
可能是 5 個人和鐵道的圖像
日治初期臺北北門外影像
 
日治初期臺北北門外影像(經手繪數位上色)。圖中豔陽高照,城門外戴著斗笠或拿傘的行人往來,右側可見覆蓋頭巾的日軍。影像經過上色後,你是否也感受到穿越時空的溫度了呢?
臺北北門是臺北城北端的城門,又名「承恩門」,往北通往大稻埕,在歷史上也是日軍征臺戰役於1895年6月7日進入臺北的城門。北門在日本時代拆除城牆後成為見證鐵路及道路交通要衝的地標,鄰近有鐵道部、郵便局、三井物產會社倉庫、大阪商船會社臺北支店、高石組本社等建築。
戰後1960年代北市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計畫將臺北城門全面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北門因所在地即將興建高架道路預定被拆除(後來在各方奔走下繞道未拆)因而未被改建,曲折的成為唯一保留原貌的臺北城門,但旁邊的高架道路已嚴重破壞景觀。2015年北市府拆除北門高架橋,北門重現天日,之後輾轉成為今日的北門廣場。
 
可能是 8 個人、戶外、寺廟和顯示的文字是「 AANDI 生I 臺灣古寫真上色 fb.com/oldtwcolor 」的圖像
 
 
臺北文廟—臺北第一座孔廟
1920年代,台北城內文廟,台北最早儒家學說、禮儀傳授之處。臺北市孔廟的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年間。當時臺灣北部設置臺北府,府城於1879年動工後,清光緒1880年,知府陳星聚於臺北城垣興築後,用剩餘的材料及剩餘款,附帶在城內南門內(即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及北一女一帶)建造文廟,座北朝南。
臺北府孔廟初建時,由當時臺北知府陳星聚督工,1881年,完成了大成殿、儀門與崇聖祠,當年秋,舉行首次釋奠典禮。第2年,再由臺北士紳提議募捐,再建造禮門、義路、櫺星門、泮池與萬仞宮牆,到1884年,才完成竣工,形成頗具規模的孔廟。
這座孔廟在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每年均如期舉行盛大祭典,為臺北讀書人之盛事。到了清光緒17年(1891年,明治24年)邵友濂繼任巡撫之後,派員赴福建添購祭祀用器,且敦聘禮官樂師來臺北教習。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臺灣割讓給日本,第2年日軍進佔臺灣,抗日義軍蜂起,日軍進駐臺北孔廟,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多被損毀,禮器與樂器亦遺失,建築物逐漸遭到荒廢,而祭孔典禮也停止了。
1907年,日人為建立日語學校(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乃拆除文廟,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
(何之浩考證撰文)
(取自徐宗懋圖文館收藏、製作並即將出版的《台灣古寺歷史影像
-附日本寺院與神社》)
《台灣古寺歷史影像
-附日本寺院與神社》出版計劃
由佛光山《人間福報社》出品,徐宗懋圖文館執行製作的《台灣古寺歷史影像
-附日本寺院與神社》,為此領域的最頂尖的作品。由於過去幾百年來,古寺因各種原因毀壞、破損而拆除遷移,或者擴大重建。如今不是已經徹底消失,或者面貌已全然改變。徐宗懋圖文館以原有收藏的台灣古寺歷史影像,加上最近高價由海外買進的極珍貴台灣古寺廟老照片,製作出版這一本曠世巨作,重現台灣古寺的原貌,以及百年前台灣的人文風情,以永久保存台灣珍稀影像文化資產。
可能是戶外的圖像
製作團隊與基本資料:
主撰稿人:
何之浩:「日治台灣風貌」、「桑梓故人」社團創辦人,民間文史專家。
江敬業:台灣古城古廟專家
徐宗懋:文史工作者
藝術團隊:
總監:徐丹語
數位上色:徐丹語、林胤彤、林芷萱、旻頤
 
拆除甕城後的台北城北門
(附作者評注)
(規劃中具有傳世價值的精美畫冊《台灣古城圖誌》,江敬業撰文,徐宗懋圖文館製作)
1900年代中期,台北城北門與城牆,呈現完整的台灣城的絕美景觀。
此時距離日本佔領台北城已有10年之久,照片顯示,日本人拆除了北門甕城後,更將甕城與北城牆接合處修好,甕城與城牆相接處色澤偏白,顯是新作,甕城內原城垛已失,照片中可見城門兩側城垛皆已補齊,還可見到北門外的護城河尚存。
臺北府城建於1884年,臺北府城共開五門,其中東門景福與北門承恩建有甕城,東甕城額石曰「瀛壖保障」、北甕城曰「巖疆鎖鑰」。1904年,日本殖民政府以「都市改正計劃」為由開始拆除城牆以及城內主要傳統建築。這張照片剛好是在台北城牆拆除前所拍攝的。
(江敬業考證)
作者評注:
這是一張極為珍貴的照片,反映的台北城牆拆除前的情況,以及日本殖民政府的思維。從照片看來,原本略顯老舊殘破的城牆已經重新修復,但重修並不遵照原來的規制,這是把殘破的地方拆掉修好即可。另外,甕城拆掉,主要是考慮到城門加上甕城城門,實際上有兩個門,不利於通行,所以才拆掉甕城。這顯示,殖民政府一開始就沒有保留台北城牆的思維,只是進行環境整治的過渡性工作:把破的牆補起來、「多餘的甕城」敲掉、道路拓寬清乾淨、雜草拔掉、然後把護城河填埋。照這種作法,台北府城傳統建築就逐一被拆除了,最後基本上什麼都沒有了。
事實上,日本統治台灣之前,台灣存在著府城、縣城、廳城、民間城堡等上百座,歷史從50年內,到100、200年以上,不少具有足以列入世界遺產的份量。然而,1910-1930大約20年間,日本殖民政府將以上台灣珍貴的世界建築遺產拆得一乾二淨,只留下幾座象徵性的城門,主體建築寸瓦不留,成為台灣建築史和文化史不可挽回的重大浩劫。日本政府絶不會拆掉奈良、大阪、金澤、鐮倉等古城古堡,但他們在拆除台灣古城時, 卻沒有任何猶豫,沒有絲毫疼惜不捨。在短短20年間,把台灣累積了兩百多年的古城徹底地毀滅。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人對待本土古代建築與台灣傳統建築之間的差別,以下是日本現今25處世界遺產中有關古建築的部分:
+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物(奈良縣)
+姬路城(兵庫縣)
+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產(京都府、滋賀縣)
+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村落(岐阜縣、富山縣)
+嚴島神社(廣島縣)
+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產(奈良縣)
+日光的神社與寺院(栃木縣)
+琉球王國的城堡及相關遺產群(沖繩縣)
+平泉—象徵佛教淨土的廟宇、庭園與考古遺址(岩手縣)
+國立西洋美術館本館(東京都)
+「神宿之島」宗像、沖之島和相關遺產群(福岡縣)
以上列表充分顯示,日本政府認真保護本國的古建築,其中至少有三個古堡列入世界遺產,連琉球王國的古堡也保護了並且列入世界遺產。然而日本殖民政府將台灣的所有古堡徹底拆毁,一座都不留,殖民政府所興建的,是當年流行的日式仿洋建築。這些建築沒有一幢被今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包括日本政府於明治時代所興建的仿洋建築,包括官署、車站、郵局等等,沒有一間被列為世界遺產,甚至列入申請的項目都沒有,因為日本政府深知這些建築無論從藝術性、以及文明意涵上的原創性和價值有限,完全不能跟古城堡相提並論。
事實上,在亞洲有關西方殖民建築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有廈門鼓浪嶼和澳門的中西建築群,還有菲律賓的美岸、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和檳城喬治城等,都是以西方和在地建築與文交融的人文思維出發所做的價值認定,這是同時包括中國和在地的建築群,作為人類文明交流融進程的見證。然而,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所興建的仿洋建築,並非純粹的西式建築,而是日本所做的西洋仿品。由於缺乏原生建築的民族獨特性,也不存在與台灣在地建築文化自然交融的文明意義。相反地,殖民政府粗暴地拆掉台灣最有價值的傳統建築,尤其是具有世界遺產份量的台灣古城建築,代之以日式的仿洋建築,只是為了反映當時的流行狀態。表面上時髦,實際上在教科文組織的認定標準中,不僅人文、藝術和歷史價值有限,反而是對本土文化嚴重的破壞,成為台灣建築史的永遠傷害。
徐宗懋
 
可能是 1 人和戶外的圖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her 的頭像
    Aher

    tkled99@gmail.com的部落格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