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神社零號照片:台北劍潭山炸山(1)
 
1901年,台北劍潭山炸山,準備整地興建台灣神社。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選定劍潭山作為台灣神社之地,在施壓大稻埕地主和遷移法國領事館後,開始動工。照片顯示,總督府工程隊先砍掉山坡樹木,再動用工兵部隊用火藥炸山,令山石粉碎鬆軟後,再整理出一大塊的平地,作為神社興建的平台。台灣神社主祀統率部隊攻打台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日本殖民政府所興建的第一座大型建築。由於大日本帝國每占領一處,均立刻設置神社,作為殖民統治與教化的精神象徵。因此,帝國土崩瓦解後,神社也自然成為第一個遭到徹底拆除的殖民建築,台灣神社亦然。1901年,台灣神社在一年間動工到完工,此後44年間有許許多多台灣神社的相關照片和明信片。這張劍潭山炸山為總督府的工程檔案照片,可謂台灣神社零號照片,是珍貴的歷史文獻。
可能是大自然的圖像
 
台灣神社零號照片:日軍工兵開挖劍潭山(2)
 
1901年,日軍工兵部隊開挖台北劍潭山,興建台灣神社。1895年,日本開始對台灣殖民統治,首先推動日本神道信仰,作為統治的精神基礎,一開始先將台南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1900年,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施壓大稻埕仕紳地主,取得風水極佳的劍潭山土地,興建台灣神社(今圓山大飯店處)。由於涉及大片開山整地,總督府動用了工兵部隊進行炸山,接著再役使囚犯投入主體建築工事。這張照片是日軍在劍潭山開山的照片,左邊遠處是台北盆地,是所有後來台灣神社照片的起源,為極罕見珍貴的歷史影像。不同於日後出版的各種寫真帖和繪葉書均帶有政令宣導或觀光推廣的目的,畫面均經過美化,這張照片無宣傳的目的,純屬殖民政府內部的工作影像紀錄,紀實文獻性極高。日本帝國軍事擴張的過程,征服一地首先就是建立神社,因此在在台灣、朝鮮半島、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興建了大量的神社。日本戰敗之後,由於神社被視為侵略者對被侵略者精神奴役的象徵。除了在台灣仍有極少數的遺址之外,在其他地方均遭徹底地清除。
取自徐宗懋圖文館
 
可能是 11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 11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未提供相片說明。
 
台灣神社空拍圖
 
台灣神社
1930年代,台灣神社(1901-1945),位於台北劍潭山山麓,主祀侵台日軍總司令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最後一年升格神宮,增祀天照大神,是日本在台灣興建神社中最重要的一座。
取自徐宗懋圖文館收藏
 
初建成的台灣神社
1901年,剛興建完成的台灣神社,位於台北劍潭山麓,風水極佳。原本土地是法國領事館所在,以及大稻埕仕紳所有。山麓上坐落著大院民居,後經日本總督府施壓,強行遷移和拆除。
台灣神社總面積約5公頃(15000坪)左右,包含了狛犬、鳥居、石燈籠、社務所、手水舍、拜殿、本殿等,由下而上分成三階梯的形式,本殿位在最高處的位置。最上端的本殿位置,是經過炸山、伐木和整平地面而興建的。
此照片清楚顯示,台灣神社剛完成時,四周均是土泥,環境尚未整治,一片空蕩的狀態。左側下方有幾棟日式平房,應是蓋神社的工人所居住的臨時工寮,上方還有幾間閩南式的民居尚未遷走。此照片充分反映20世紀初,台北劍潭山至士林方向的地理風貌,十分珍貴。
可能是戶外的圖像
 
可能是樹和戶外的圖像
 
 
明治橋鐵橋的路面寬度
1929年,日本東伏見宮依仁親王妃參拜完台灣神社後,座車車隊穿越明治橋鐵橋。此照片可以看出第一代明治橋鐵橋的路面非常狹窄,基本上只能容納一輛車單行而過。
作者評注:
日本時代台北明治橋的老照片很多,但能夠反映第一代鐵橋通行路面的老照片非常少。1901年,第一代明治橋鐵與台灣神社同時興建完工。當時這座橋只有一項功能,即前往台灣神社。後來的欶使道路(光復後的中山北路)最早只是一條泥路,兩旁沒有房屋,人煙稀少,因此,明治橋只是為了前往台灣神社而興建的。
第二代明治橋完成於1933年,此時,神社通往今天士林的道路尚未開闢,全台北的私人汽車不到100輛,全台北人口20多萬,明治橋車道10米,雙向通車。(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今天建國高架橋的路面寬度是70米,第二代明治橋的寬度大約是建國高架橋的七分之一)。此外,1930年代,一般人不可能擁有私家車,使用這條車道的都是政府官員的汽車,實際上也成了前往神社的官方專用車道。
台灣光復30年後,台北人口增加10倍,再加上流動人口,超過300萬人。中山北路成為非常繁榮的大街,台灣神社改為圓山大飯店,成為外交使節和高級外賓、國際名人等下塌之處。加上陽明山上出現許多美軍人員高級別墅區,士林和大直人口快速增加。最後,南北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穿過此地帶,中山橋(原明治橋)成為南北和東西交通穿越的要道,其交通作用已遠超過原來只是通往台灣神社的專用道路。因此,10米路面寬的原明治橋被不斷拓寬,最後被拆除改建,成為必然的選擇。不僅如此,橋的上方同時也穿過其他的高架橋,以應付每天百萬以上車次的龐大車流。
另外一個可能可以作為比較的是東京的日本橋。這座東京的地標橋樑最早建於江戶時代,是浮世繪經常描寫的景色,原來是一座木造橋,經過19次的重建。1911年,改為現今的石橋。在戰爭歲月中曾經毀壞多處重修,1964年東京奧運舉辦時,為了紓解日益繁重的東京交通,將一條有10線道的高速公路高架橋穿越日本橋上空,遮蓋日本橋原有的景觀。事實上,戰後隨著東京都快速的發展,原本仿歐式風格的老建築的老建築,基本上全被拆掉,改為現代工業極簡風格的高樓大廈。1911年的日本橋被擠壓在摩天大廈群中,原本昭和初期的城市風格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日本政府在東京奧運前,決定將高速公路地下化,讓日本橋的再次呈現,但也遭到社會強烈反對的聲音。整個工程費高達5000億日幣,相當於1110億台幣,未來還可能不斷地追加。日本政府財政赤字不斷提高,社會上貧窮問題日益嚴重,還有3萬6千的福島災民無法返回家鄉,卻要花費如此巨大的民脂民膏,只為了滿足知識分子對過往浪漫的幻想,而那樣的景色早已不存在了。這種決策方式也反映了日本政府施政重點不分,國家快速走下坡的窘境。
徐宗懋
可能是道路的黑白圖像
 
台灣神社側面
1920年代,台灣神社側面。比較最初建成的照片,神社四周新植的樹木已經長成。左側小型的鳥居和石燈籠是通往神社的側徑。明治橋是專門爲神社興建的鐵橋,當時由神社沿著基隆河通往今天士林的道路尚未開闢。
可能是樹和戶外的圖像
 
台北市 #中山橋 民國48年(1959年)
 
 
吉田初三郎畫的台灣神社和明治橋!
未提供相片說明。
台北劍潭古寺(1)
1920年代,台北著名的古寺,清朝時曾有書生借宿,一日閑庭信步,皓月當空,見一白衣女子飄幽而過,吟詩一首:
紅愁綠怨送春歸
徙椅無聊幾夕暉
十載光陰如一夢
遊魂時逐落花飛
書生後聞此乃一女子之幽魂,更感人事無常,此詩更添劍潭古寺之神祕幽然。
大清乾隆年間,僧人華榮至劍潭,遇見紅色蛇擋路,以筊卜後在此建寺塔,又有施主捐建,稱「觀音亭」。之後又曾多次修建。日本時代,劍潭寺香火益盛。1923年,寺院擴為三殿、鐘鼓樓各侍左右,每年有數十萬人次前來祭祀祈福。
1937年,台灣總督府擴建台灣神社,強迫該寺遷移,原遷至今大佳國小校地,後因設校,又遷至大直現址。原有十八羅漢、古鐘等古物歷經兩次遷遷而遺失,道光的重修碑也不見,建築格式也有相當的改變。儘管如此,在著名的古寺中,劍潭寺雖然不如往日興旺,但典故卻有著獨有的浪漫氣息,勾起思古之幽情。
( 徐宗懋 考證撰文)
可能是戶外的圖像
台北劍潭古寺(2)
1930年代末期,遷至大直北山麓的劍潭古寺,由於位於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逐漸不太為人所知。儘管如此,劍潭寺仍然是台北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在台灣的宗教史上仍能佔有一席之地,反而是當時強迫劍潭古寺遷移的台灣神社,日後遭到拆除,改建為圓山大飯店。
 
可能是戶外的圖像
 
 
未提供相片說明。
可能是地圖的圖像
未提供相片說明。
未提供相片說明。
 

2-6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her 的頭像
    Aher

    tkled99@gmail.com的部落格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