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自忠將軍之女張廉雲女士逝世
張廉雲女士今晨六時病故,享嵩壽九十九歲。
張府大合影中,中坐者為張將軍夫人李敏慧女士,身旁為張自忠將軍胞弟張自明先生,後排右一即為當年十七歲的張廉雲女士。
張自忠將軍受命留平折衝,後來從北平化裝為汽車司機逃至天津租界,張自明回憶,張將軍先至友人趙子青家中,「只見他進屋後即側臥在沙發上,面黃肌瘦,形容憔悴,顯得身體疲憊不堪,精神上憂鬱沉重。他凝目沉思,很久沒有說出一句話來。室內籠罩著一層濃重的陰影,靜悄悄的,誰也沒有開口講話。」
最後張將軍對胞弟說,「你回家去吧,以後一切家裡的事情,同你嫂子商量處理,不要問我了!」過了一天,張將軍在晚上八、九點鐘,回家去看看,過往他總要抱抱孩子,而這一次,張將軍卻陷入了靜靜地沉思,坐了一會,叮嚀家人勤儉生活,教育兒女,便離家而去,此次,是張將軍與家人見的最後一面,年紀尚小的張廉雲回憶,當時為了避免引人注意,家人甚至不敢送他出門,「我懷著留戀而又悵惘的心情望著他魁梧的身影消失在夜幕裡,誰知無言一別,竟成永訣!」
張將軍,自此奔向他抗戰的「良心」之途,張廉雲這樣解釋:
「對得起良心」,在我們家鄉山東臨清是表明心跡、份量很重的常用語。父親留下的書信、手令中時有「良心」二字。美國作家史沫特萊曾到湖北前線訪問,在《中國戰歌》一書中用「有良心的將軍」形容他,並寫道:「人們都說他視死如歸,以求良心得到安慰。」抗戰勝利了,我相信為國捐軀的父親在九泉之下應該真正得到良心的安慰了。
聽到抗戰勝利的消息,張廉雲的思父之情油然而生:
那一天,我從陪都重慶乘車前往成都,半路停在小茶館裡休息,聽到老鄉爭相傳告日本投降了。這消息對我來說,太突然。繼續坐車前行,我兩眼呆呆地望著窗外,在複雜的思緒中,突然閃現陸游《示兒》詩的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想到這裡,我默默地流浪,內心卻放聲向九泉之下的父親高呼:
「爸爸,抗戰勝利了,你知道嗎?敵人終於投降了,你知道嗎?」
廉雲女士百歲而歸,將軍在天之靈,信必也終得與家人團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her 的頭像
    Aher

    tkled99@gmail.com的部落格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