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0年前成立的台灣首座公立博物館
 
未提供相片說明。
 
 
 
 
【業餘寫作者】
〔一世紀前誕生的台灣公共博物館鼻祖〕
博物館作為一個以蒐集、典藏、展示、研究、推廣等為目的文化教育機構,是現代人再也熟悉不過的設施。原本由精英份子專享的小眾文化場所,在十九世紀被打破後,造就近代博物館的興起,此一場域逐漸被賦予大眾教育的功能。
源自西方文化的博物館機構,在日本時代被引進台灣,現今大眾比較熟知的老牌博物館,是位於臺北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不過事實上臺灣最早的博物館卻另有其人?被譽為文化首都的臺南,在兩甲子前就誕生了國內首座公共博物館。
1902年2月26日臺南博物館正式成立,館舍空間整修自原第三旅團司令部的事務室,該地原為吳汝祥舊邸的部分空間,前臨莊雅橋街(今永福路二段一帶),位在北白川宮御遺跡地的北側(今臺南市美術館2館西側址)。以自然科學與美術工藝等教育品陳列為主,臺南博物館旨在提供大眾觀覽以啟發知識,當時學校設施尚未十分普及之情形下,這座館舍可謂扮演著社會教育的重要角色。
這張影像為莊雅橋街向南拍攝吳汝祥舊邸大宅院的畫面,右下角可見福安坑溪支流流經,最遠處的院落單元是台南博物館的創始位置(由左起數第四間)。由於觀覽者絡繹不絕,加上陳列品愈趨豐富,館舍空間在司令部遷移後(1917年),擴充至整座吳汝祥舊邸,頗具規模。
但不久後御遺跡所旁的台南神社計劃進行擴大建設,原有博物館空間經商議,遷移至州廳旁的兩廣會館,空間修繕後於1922年開放,內部分為教育博物館與商品陳列館。不過兩館同時使用略嫌窘迫,1927年又另外新建商品陳列館於大正町,原有館址空間則獨立經營成「台南州立教育博物館」,重新將展示主題規劃為地質礦物、植物、動物、水產、風俗及玩具、圖書紀錄、機械模型等七個部分。有趣的是,自台南博物館創立以來的觀覽人數,本島人的記錄一直遠高於內地人,令人十分玩味。
二戰時期,教育博物館龐大的建築群遭到轟炸,館舍與館藏一夕間灰飛煙滅,甚是可惜。儘管如此,這座博物館仍在一位台灣人的心中種下一顆文化的種子。奇美集團的許文龍先生,其幼時曾經多次至教育博物館參觀,豐富的展品令他深受感動,便立志籌辦博物館。爾後許文龍創辦的奇美博物館 Chimei Museum ,從1992年開始之雛形,至2015年開放在台南都會公園園區內的新館,蔚為台灣館藏最豐富的私人博物館,替台南博物館發展史添上精彩的一頁。而初代台南博物館的舊址,現在正大興土木,即將誕生出「台南美術館」(當代館)。
自一世紀前發展至今,台南仍然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博物館大城,不少古蹟或老建築場域注入了教育功能的新生命,成為台南極具特色的文化場域,是古都吸引人們造訪的重要誘因。2月26日台灣首座公共博物館誕生的這天,深具歷史文化意義,若能將此日訂定為「台灣博物館日」是最適合不過了!
(影像由聚珍臺灣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her 的頭像
    Aher

    tkled99@gmail.com的部落格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