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早出現在西方媒體的孫中山
 
1896年10月31日,英國The Graphic關於孫中山被釋放的圖文報導,標題為:孫中山案。其中文章敍述孫中山在被大清駐英大使扣押在使館14天后終於被釋放的過程。最早報導此事的是英國Globe報,其時孫中山已被扣押10天,幸得康得黎醫生(Dr. Cantlie)在報紙上公開此事,在輿論的幫助下,1896年10月24日下午5點,孫中山被交給蘇格蘭場,後獲釋。這是孫中山第一次被西方媒體關注。圖片有1張,是孫中山肖像的木刻版畫。
(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辛亥革命現場報導-西洋畫刊新聞文獻選集》與《中國史畫100幅,「倫敦新聞畫報」1854 ~ 1912》)
辛亥革命國際畫刊文獻史詩巨作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孫中山最早的國際畫刊彩色肖像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1912年2月15日,法國Je Sais Tout關於中華民國成立報導,標題為:孫中山,中華民國的總統。圖片共1張,是孫中山的一張彩色肖像。這是目前已知孫中山最早的國際畫刊彩色像肖像。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中國是崛起的國家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1911年10月15日,法國Excelsior Journal Illustré Quotidien關於辛亥革命的報導,標題為:中國的革命,崛起的國家。其中圖片從左至右,從上至下分別為漢陽江邊鱗次櫛比的帆船;漢陽鐵廠;清末的剃頭鋪;革命軍士兵;拿著水壺的苦力;漢口的街道;漢陽的城牆;漢口的居民區;武昌城的風景。
(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辛亥革命現場報導-西洋畫刊新聞文獻選集》與《中國史畫100幅,「倫敦新聞畫報」1854 ~ 1912》)
辛亥革命國際畫刊文獻史詩巨作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 EXCELSIOR DERANICHE Journal Illustré Quotidien Informations Littérature Théätres Elégancos LA REVOLUTION CHINOISE AU PAYS DU SOULEVEMENT 8 THEATRE DES Dr.SORDRES PRINCIPALEMENT HANKEOU, HANYANG WOUTCHANG 」的圖像
 
 
西方文明捶打束縛中國的鎖鏈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1911年10月21日,英國The Graphic增刊關於辛亥革命的圖文報導,標題為:西方文明正在捶打束縛中國的鎖鏈。其中評論為滿清250多年的統治已經直接受到革命的衝擊,孫中山很有可能成為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在武昌起義爆發僅11天后的英國報刊上就已經預見到革命的走勢,反而在中國可能有很多人還未聽聞孫中山的名字。圖片有3張,左上為載振貝子,右上為孫中山,下圖為溥儀父子的合影,載灃端坐椅上,懷抱溥傑,手牽溥儀。
(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辛亥革命現場報導-西洋畫刊新聞文獻選集》與《中國史畫100幅,「倫敦新聞畫報」1854 ~ 1912》)
辛亥革命國際畫刊文獻史詩巨作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可能是 1 人和小孩的圖像
 
漢陽落入革命黨人之手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1911年11月4日,英國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關於武昌起義初期革命形勢的圖文報導,標題為:被佔領的漢陽兵工廠和漢陽鐵廠。其中報導介紹了武漢在中國的工業地位,特別是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工廠為當時中國的鋼鐵產量和武器製造大戶。圖片共3張,自上而下分別是俯瞰漢陽鐵廠;孫中山肖像;在漢陽的龜山遠眺武昌。
(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辛亥革命現場報導-西洋畫刊新聞文獻選集》與《中國史畫100幅,「倫敦新聞畫報」1854 ~ 1912》)
辛亥革命國際畫刊文獻史詩巨作
 
可能是 1 人和紀念碑的圖像
 
 
孫中山與參謀部成員主導南北議和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1912年初,孫中山先生與他的總參謀部成員,向政府成員發表講話。由於袁世凱仍掌握北方大軍,南北雙方積極談判,以促成清帝退位,達成全國的和平和統一。(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孫中山的時代精神》)
 
2-13.jpg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1912年3月3日,法國《Le Petit Journal》彩色石印畫。原圖說:袁世凱剪下他的辮子。
1912年2月12日,清帝正式退位,同一天袁世凱宣誓擁護共和,“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于中國”。次日孫中山宣佈辭去中華民國大總統一職。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佈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畫家以袁世凱剪去辮子這一場景對整個事件進行了概括,告示一個舊時代的終結。
 
2-14.jpg
 
 
袁世凱總統會見各國使節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正式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各國駐華使節覲見合影。袁世凱以民國為幌子,實際上卻嚮往帝制,他先是鎮壓革命黨員,後於1915年12月復辟帝制,因不得人心,只持續了三個月。(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孫中山的時代精神》)
 
可能是 15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孫中山與友人們在東京日比谷公園松本樓合影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1914年,孫中山流亡日本期間,在東京日比谷公園松本樓接受日本友人梅屋莊吉的接待,孫中山(照片後排中)、梅屋莊吉(孫中山前方)以及中、日友人合影,此照片為珍貴的中華革命黨時期的歷史影像。(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孫中山的時代精神》)
 
可能是 4 個人、大家站著和室內的圖像
 
 
孫中山與梅屋莊吉夫婦合影(本系列完結篇)
 
(2021年中華民國國慶暨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
1914年3月,孫中山先生與日本友人梅屋莊吉夫婦的合照。孫中山在東京組中華革命黨時期,梅屋莊吉堅定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提供孫中山在日本進行重組革命活動所需的物資資源。1916年,孫中山由日本返國,先在上海停留,與革命黨人商討討袁大計,隔年南下廣州成立軍政府,重整旗鼓,之後又吸納蘇聯革命的思想與武裝鬥爭的經驗,中國歷史又走入新的一頁。(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孫中山的時代精神》)
可能是 3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her 的頭像
    Aher

    tkled99@gmail.com的部落格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