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7 歲 NASA 實習生上班 3 天,意外發現史上首顆繞著 2 個太陽的超罕見行星!

 

NASA 日前宣布發現一顆繞著兩個恆星十分罕見的行星,而這個重大發現來自一個剛上任 3 天,且年僅 17 歲的實習生。

「當時我正在檢視 NASA 資料庫中星食現象的紀錄,這個資料庫是專門回報兩顆相互吸引且圍繞的星體數據。」17 歲的 Wolf Cukier 說到。

NASA 資料庫中唯一雙恆星的星體

圖片翻攝至 Youtube 頻道 Strahan Sara and Keke

Cukier 去年(2019)夏天在 NASA 的馬里蘭州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實習,負責「凌日系外行星勘探衞星」(The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以下簡稱 TESS),而 TESS 的主要任務就是觀測並研究宇宙中的特殊行星。

Wolf Cukier 發現的星球叫做 TOI 1338 b,距離地球約 1,300 光年,大小介在海王星與土星之間;有趣的是,TOI 1338 b 圍繞著兩顆恆星,一顆稍微比地球的太陽大一些,另一顆則較小、溫度也較低。

Cukier 的發現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 TESS 資料庫中唯一一顆繞著兩顆恆星的星體。

Cukier 說明「差不多在實習第三天時,我注意到 TOI 1338 系統中的一個訊號,一開始我以為是普遍的星食現象(stellar eclipse),但因為頻率過於奇怪,在進一步調查後,意外發現這是一顆繞著兩顆恆星公轉的星球。」。

廣告

為什麼演算法檢查不出來?

當一顆行星公轉至恆星與地球的中間,從地球的角度去觀察,科學家會看見星體的顏色變黑,也就是星食現象。而因為星食現象通常會規律發生,所以科學家可以透過星體公轉的速率推估下一次發生的時間。

而 Cukier 在觀測中發現,TOI 1338 b 的星食現象會出現一大一小的頻率與星食程度,也因為因為 TOI 1338 b 圍繞的兩顆恆星的溫度與大小不一樣,一大一小、一熱一冷,導致電腦運算誤判數據變動,最終認為此現象僅有一顆恆星與一顆行星的參與,進而忽略了第二顆恆星。

研究人員指出電腦很容易出現誤判的狀況,此時,唯有靠人類肉眼檢查,才可能發現數據中奇怪之處,而這也是人類的優勢所在

廣告

TOI 1338 b 日前已由 NASA 正式公告。

參考資料來源:

1.《CNN》:〈A NASA high school intern helps discover planet with two suns

2.《Wink news》:〈Teen discovers rare new planet 3 days into NASA internship

3.《New York Times》:〈How’s Your Internship Going? This Teen Found a Planet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her 的頭像
    Aher

    tkled99@gmail.com的部落格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