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敦仁公派下來台祖士樹公系譜 台灣詹姓統宗譜
2007/04/26 00:36
福建安溪敦仁公派下來台祖士樹公系譜
★福建安溪詹公敦仁派下源流譜系概況:http://blog.nownews.com/s1681688/textview.php?file=54342
福建安溪敦仁公派下來台祖士樹公系譜
◎來台祖詹公士樹(詹姓第89代、安溪敦仁公第28代,錫字輩),墾殖台北北投。(本譜第 頁。)
派下裔孫:抗日英雄詹振
一三七壹叁捌一三九壹肆零一四一壹肆貳一四三壹肆肆一四五壹肆陸一四七少典氏
八九代九十代九一代九二代九三代九四代九五代九六代九七代九八代九九代詹姓
三九代四十代四一代四二代四三代四四代四五代四六代四七代四八代四九代詹大公
化 被 草 木 賴 及 萬 方 蓋 此 身
二八代二九代三十代三一代三二代三三代三四代三五代三六代三七代三八代敦仁公
錫 永 盛 時 方 出 仕 明 儒 術 可
宏 資 俊 彥 英 偉 淑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十一代台灣
台北┌培競─盛力─東住─清全─蕃薯┬詹象┬正行┬榮豐
北投├培岳 │ ├漢卿└昌士
始祖│ │ ├日中
士樹┤ │ └森仁
配柯│ └木村─正行(承嗣)
救 ├培皇┬盛添┬時桔┬方溪┬惡頭─福居─旺樹
│配陳│ │ │夫卒└田仔┌玉泉─勛傑
│因 │ │ │妻招 │ ┌文進
│ │ │ │贅王 │ ├文宏
│ │ │ ├士炎─玉傳┴秋雄┴文琦
│ │ │ └方炳┌加箸
│ │ ├時桐─方煙┤加走─詹水─招治
│ │ │ └保仔
│ │ ├時裡─方燈┬詹蕃┬石頭─文魁(承嗣)
│ │ └時祥 │ ├乞來┬文魁
│ │ │ │ ├金池
│ │ │ │ └芳雄
│ │ │ ├水生┬俊清
│ │ │ │ ├長發
│ │ │ │ └有義
│ │ │ └春安┬文正
│ │ │ ├文仁
│ │ │ ├文賢
│ │ │ └文同
│ │ └金鐘─水生(承嗣)
│ ├盛澄┬時柏─方玉┬振南┬詹梅┬義弘
│ │ │ │ │(招├玄卿
│ │ │ │ └夫)└黎卿
│ │ │ ├甘篤┬詹雲─玄堒
│ │ │ │ │(招夫)
│ │ │ │ └漢平─江沂
│ │ │ ├金喜┬詹賢┬定豐
│ │ │ │ │ ├定國
│ │ │ │ │ └明勳
│ │ │ │ ├英太┬鵬宏 _致勝
-智凱
│ │ │ │ │ ├孟儒
│ │ │ │ │ ├宜學
│ │ │ │ │ └孟翰
│ │ │ │ └世倍─融昇
│ │ │ └詹賓┬國雄─大慶
│ │ │ ├國輝─偉正
│ │ │ └國監
│ │ ├時和┬方柱─詹圳┬詹暖┬金條
│ │ │ ├方澤 │ ├金發
│ │ │ │ │ ├金雄
│ │ │ │ │ └金富
│ │ │ │ ├詹霧┬德旺-坤達
-宗霖
-雅惠
│ │ │ │ │ ├金沂
│ │ │ │ ├詹萬├金火-哲名
-宛 金欣
│ │ │ │ │ └金龍-淑娟
-淑怡
-淑涵
│ │ │ │ └詹清┬德榮
│ │ │ │ └德成
│ │ │ └如令─萬居┬乾益┬明憲
│ │ ├時順─方鐵─萬生├乾得└秉憲
│ │ ├時葵─方桂(承)├奇文
│ │ ├時遠─方此 └奇祥
│ │ └時陽─方潭─詹發
│ ├盛旺┬時柚┬方籐┬石海┬詹 木盛┬木根
配王玉柳
│ │ ├詹火├方螺│ │ └銘宗[改 睿廷」為害社會
│ │ ├詹江│ │ ├進春─信吉
配陳寶記
│ │ └詹秀│ │ ├詹山┬福壽
配王玉柳
│ │ │ │ │ └福林
│ │ │ │ ├金石─福連
配周碧玉-養春梅
-牡丹
│ │ │ │ └福昌┬銘輝
配方月裡
│ │ │ │ └銘炫
│ │ │ ├石成┬進益┬朝枝
配 詹菊
│ │ │ │ │ ├朝福
│ │ │ │ │ └朝杉
│ │ │ │ ├富雄┬乾隆
配王金枝
│ │ │ │ │ ├乾銘
│ │ │ │ │ └乾泓
│ │ │ │ └水木┬嘉文
配曾美雲-女 雅雯
│ │ │ │ └政韶
│ │ │ └詹興┬詹勇┬文河-儒鎧
配林美宜-維嘉
配林銀l 配潘蔥l
│ │ │ ├金郎-永任
配田夙玲
-捷如
│ │ │ └萬禮-子霆
配陳秀玲
-雅涵
-雅晴
└圳明一永祥
配廖錦治
一永福
│ │ └方財─石成(承嗣)
│ ├盛漁─石讀┬方能┬石定┬詹買┬天樹
│ │ │配吳│配賴│(太└文忠
│ │ └扁 └鴛鴦│郎)
│ │ └配廖水柳
│ ├盛┬時櫓┬方泉─詹梓┬慧聰┬文龍
│ │ ├時固├方木 │ └文和
│ │ └時西│ ├金德┬源榮
│ │ │ │ ├源連
│ │ │ │ └保男
│ │ │ ├輝明┬森永
│ │ │ │ └森林
│ │ │ └信雄─世豪
│ │ └詹根─陳振┬文祥┬水川
│ │ │ └木仁
│ │ └文遠┬俊雄
│ ├盛濚┬時桂┬詹講 ├忠宏
│ │(盛│(時├詹在┬詹溪 └信雄
│ │真)│由)│ ├詹妲┬詹城─炳鴻
│ │配蘇│配張│ │(招└詹牆
│ │水 │甘 │ │夫)
│ │ │陳配│ ├詹鏡
│ │ └濕潤│ └詹讚
│ │ ├詹國┬金水─金二
│ │ │配高│配陳昔
│ │ │淑女├江標─順益(入嗣)
│ │ │ │配張金貴
│ │ │ ├添丁┬炎宗
│ │ │ │配高├順益(出嗣)
│ │ │ │秀英└建和
│ │ │ ├進來┬坤陽┬銘祥
│ │ │ │配王│配吳└明華
│ │ │ │桂英└玉秀
│ │ │ ├記德┬正雄┬惟欣
│ │ │ │配黃│配吳└惟涵
│ │ │ │麵 │美真
│ │ │ │ ├正富┬文捷
│ │ │ │ │配黃└文琳
│ │ │ │ │金玉
│ │ │ │ └朝欽
│ │ │ ├泰盛┬建南
│ │ │ │配陳│配何淑君
│ │ │ └素英└明豐
│ │ ├詹明┬詹昭┬清池┬忠信
│ │ │配陳│(養│配謝├忠平
│ │ └池 │女)│秀 ├敬章
│ │ │(招│ └敬祥
│ │ │夫)├詹欽┬忠義
│ │ │陳德│配江├忠和
│ ├盛洄┬時章 └寶 └玉子├敬文
│ └盛滾├時齊 └敬中
│ ├時子┬詹田─添丁┬水源┬中磊
│ └瑞金├港土 │ ├以嫻
│ └(賣出) │ └以嫥
├培流─盛春─天賜(承嗣) └本時─璧(金皆)
├培珍 ┌詹火┬詹泉┬禎祥┬添法─馥誠
├培雅 │配周│配周│配陳│配陳美
└詹暖┬詹讚┤金 │換 │香 └家慶
│配高│ │ ├詹(┌財良─理維
└日 │ │ │曲乚┤配簡金魚
│ │ │) ├連城┬理安
│ │ │配周│配邱└理文
│ │ │龍鳳│彩雲
│ │ │ ├育仁─侑儒
│ │ │ └配莊淑芳
│ │ ├三元┬東興┬岫璋
│ │ │配陳│配郭└鈞揚
│ │ └阿娥└白燕
│ ├詹魚┬逢春┬德榮┬景融
│ │配陳│ └政龍└景行
│ │雙 ├福全┬文寧─鈞富
│ │ │配鄭│配陳艷瑞
│ │ │治 ├文慶┬明錡
│ │ │ │配張└明諺
│ │ │ └梅花
│ │ ├添福┬文傳
│ │ │配周├文進
│ │ └雲卿├文雄
│ │ └文貴
│ └詹萬─森田┬益全
│ └育仁
├詹神┬周市┬詹萬┬水源┬王焜─智成
│配陳│(養│(高│配吳│配高美娟
│女 │女)│骨生│瓊芳├聖章
│(王│(招│) │ │配吳淑惠
│姓養│夫)│配賴│ └正煌
│女)│高芽└清香├地發─吳祥
│ │(再 │配陳美玉
│ │招) ├安雄─林興
│ │林怣 └配陳玉珠
│ ├秀清┬文宏┬榮祿
│ │配陳│配周└榮銘
│ └絨 └于
└詹振─詹泉─三元(抗日成仁,由33世孫三元承嗣)/2007/4/26/詹招琳編輯校對/
臺灣詹姓愛國志士:錫口忠魂詹振
第一二九代詹振,渡台祖士樹公之曾孫,業農,容貌魁梧,長有五尺七寸,為人慷慨,頗受住民敬重,日軍入台登高一呼莊民,忠勇善戰的義民首領,視死抗日成仁,住臺北松山五分埔,松山原屬大加蚋堡之平埔族居留地,為淡水總社統轄之麻裏折口社,清康熙間漢族人始採礦,乾隆漸入墾後改稱錫口街;五分埔日據改稱五分坡,光復改松山區永春裏及五分裏。
清德宗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公元一八九五年五月八日馬關條約生效,清廷命李經方為台灣交地權委員,詔唐景崧晉京並命各級文武速即內渡,五月二十五日,台灣紳民為起兵抗日,推舉唐景崧為總統,劉永福為民主將軍,丘逢甲為義勇統領,自立為民主國,五月本派樺山資紀為第一任總督來台接收,二十九日日軍登陸澳底,六月八日日軍陷臺北;當時富有民族意識的居民紛紛抵抗日軍,錫口振公所組織的抗日隊最為英勇。
民國五十六年臺灣省愛國志士傳略:五月二十九日,日軍大舉於澳底登陸,雖在瑞芳、基隆、獅球嶺等地,遭到義軍頑強抵抗,損失甚大,然而仗其精利火器,續攻陷各地,登陸後一星期,即已進侵水返腳,派遣第一大隊兩角中尉,引率一個中隊到錫口方面,償察臺北情形。時沿途雖設防,然為顧慮臺北遽難攻陷,恐糧食匱乏,尚不敢長驅直入,旋以錫口扼臺北咽喉,民殷物阜,足充物資補給站,遂下令三木少校,帶領第一大隊,星夜趕往臺北,至七日下午六時。遂完全佔領臺北城。雇用錫口入施良,隨日軍一小隊至錫口,募集工人搜集糧食。日軍及隨軍員工,到處強徵雞鴨,侮辱婦女,但
光緒二十二年,臺北附近義民首頜陳秋菊、簡大獅、徐祿、詹番等,與新竹方面義民首胡阿錦,互相策應,合攻臺北時,詹氏亦響應,率領所部,進攻錫口。據日人本乙告編臺灣懷古錄載:至三十一日,錫口有土匪二百餘,截斷電線,破壞鐵軌,堆積石材於鐵路上,以妨礙火車通行,襲擊錫口陳春光住宅時,有守備兵五十五人,巡查六人,測量師十二人住該處,又襲擊從事於改築工亭之鐵路班負時,有鐵路工人十數人及守兵協力應戰。惟事起倉卒,眾寡不敵,工人向水返腳敗退,匪追擊甚久,以致工頭平田逸作,工人平方政吉、清水文治郎、粕谷富藏、中山忠藏、臼井金彌、野崎仁三郎、田村義三郎、入材戌治、渡邊勝治、世川文吉、峰川久三郎、土屋吉五郎、小林幸五郎、土屋助作、富板幸五郎等十九人,及軍伕朝倉平助、速水良藏等二人皆戰死,僅五、六人逃脫倖免。
再據日據臺灣警察沿革誌載:一月一日,匪魁詹振率眾二百餘名襲擊錫口,守備兵二名戰死,餘遁臺北,匪徒放火焚毀陳春光宅,繼襲鐵路隊,工人一名、傭人三人彼戮,鍚口盡被匪徒佔領,臺北、基隆間之鐵路及電線悉被截斷。
後日鐵路隊鐵路班員於錫口火車站東側材下立碑曰:鐵路工人戰死之碑,碑陰鐫刻戰死者姓名。
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年公元一八九七年上海點石齋印行的台灣民主歌歌詞中有段如左:
五分埔莊出詹振,盡忠報國快招兵,招到石曹山仔頂,五路招起八萬兵,十七早起殺戈裏,錫口眾莊全罷市,看見火車來到只,詹振點兵去爭伊,火車返去多得知,總督點兵就起來,詹振的兵真是氰,水返腳圭就點兵,來到錫口接一陣,無宜敗兵來者荳,日本敗兵一下走,無宜粧後設後抄,來到南港大橋頭,被伊殺死就來走,十七早起著塊殺,日本落難無人知,敗陣走入府城內,通城介番流目縡,且到十八早起時,日本官兵想計智,火車大統就載起,再來錫口無延遲,土匪一時想不到,城內無開就無頭,叫起火車一不到,人人多是想蔔走,詹振厝在五分埔,招軍買馬成土匪,想卜打開有功勞,無宜錫口成平埔,錫口查某罵一冬。
台省民主歌中:詹振招兵真敢死等句。見四十三年臺北文物季刊第三卷一期,廖漢臣著詹振抗日考。
光緒二十三年五月八日,振公與堂親番公,及陳秋菊、簡大獅、徐祿等指揮義民千餘人,由錫口出發再攻臺北城,日軍憲兵司令官荻原、警察署長島川及守備隊佈防於各要道口,義軍奮戰犧牲慘烈,相傳振公在此役抗日成仁,由胞兄火公之長子泉公的滿子三元承嗣。
詹振公譜系簡表如左:
第一代第三七代第三八代第七九代第九九代第一一一第一二九代第一三0代
黃帝─周宣王─ 詹文─詹康邦─詹敦仁┬詹惠迪 ┬詹火 ┬詹泉
└五支頭派└┌詹振└詹泉─詹三元
詹振公在台所見文獻刊載者最多,例婁子匡著臺澎人物傳:松山民主鬥士詹振;宋龍江撰臺灣春秋:詹振抗日壯烈成仁等等。
二、義勇拳俠詹永和 民國五十九年臺灣省通志列為日據時期的民族忠烈篇。(籍貫:福建南靖。殉難日:民前17年6月1日。殉難地點:台灣桃園。事蹟:據龍山寺截擊日軍中彈身殉。)
詹姓來台祖安溪敦仁公派下壤公譜系概況/2007/4/26/詹招琳/編輯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