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錫煌臺灣二二八之所見
1947年2月28日,各大報紙刊登專賣局查緝員和市民爆發的流血衝突,引燃群眾積累已久的夙怨。憤怒的人民沿街結隊打鑼抗議,官民對峙越演越烈,警局亦被包圍。#陳儀 宣布臺北市區臨時戒嚴,出動軍警鎮壓,社會瀰漫肅殺氛圍。
#二二八 事件之際,年少習藝的 #陳錫煌 隨劇團於大稻埕登演布袋戲。掌中木偶跳蕩縱橫、戲台後場鈸響梆鳴,陳錫煌忽見配槍阿兵哥的身影倏閃而過,接著只聽到外邊一片喧嚷,里長帶頭叫喚裡面的客人出來。舞臺上的戲碼戛然而止,父親 #李天祿 和排戲老師 #吳天來 不敢妄動,隔壁一位擔任刑事的親戚率先前往交涉,詎料武裝士兵旋即將他押至鄰近的大龍峒孔廟,在奉祀著古聖先哲的莊嚴大殿前,轟然一聲槍響,親戚倒臥血泊,身上的短槍及貴重物品全遭搜括,就被抬去荒埔埋了。
點我查看完整影片:https://youtu.be/RL8KgZmpE8U
高齡九十多歲的陳錫煌歷經臺灣時局遞嬗,深刻體認到身處動盪不安又經濟困頓的年代,黎民百姓猶如掌中戲偶那般不由自主,只能任憑大環境操縱擺布。他目睹親戚冤死於無情槍桿下,卻也曾見證人與人跨越省籍界線的互助之情。這位看盡世事乾坤變化的布袋戲國寶大師慨嘆:「化解歷史傷痛,大家真心相待、相互疼惜。」
「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
陳錫煌敘述影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39384155697635
二二八事件中的高雄台電員工
早年高雄地區文史界友人四處找尋清朝名儒卓夢采古墓,有傳聞墳墓在鼓山區鼓山二路台灣電力公司高雄區營業處內,我受託前往查訪遍尋不著(後來證實卓夢采古墓位於鼓山區青泉街中華電信公司倉庫區內,2006年公告登錄為市定古蹟),有位台電資深主管提及現今機車棚旁曾有座墳墓,多年前已遷移,讓我無意中接觸了一段有關二二八事件的往事,也解開了心中的疑惑。
1947年2月27日,台北市專賣局人員查緝私菸過當造成傷亡,事後有關機關未能妥善處置,激發民怨引爆二二八事件。3月初波及高雄市,社會治安動盪不安,軍民衝突造成傷亡,3月6日高雄市長黃仲圖率同議長及地方意見領袖等,前往壽山要塞司令部與軍方協商,其中包括台電公司高雄辦事處(今高雄區營業處)主任李佛續(澎湖西嶼人,日治時期就讀高雄中學),為何李佛續要隨同市長上山與軍方協商?原來其中另有隱情。
3月5日軍方派兵管制鼓山部分地區,台電駱姓組長上班途中遭槍擊身亡,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員工驚恐不敢出外,百餘人困於辦事處內即將斷炊。李佛續向軍方說明原委,軍方承諾保證員工生命安全,責成台電確保轄區供電正常,並撥發白米紓解燃眉之急。由於時局紊亂,駱組長遺體先行埋葬於辦事處內,待事件平息後始遷葬他處。
3月6日隨同市長前往要塞司令部協商的人員中,有3名地方意見領袖遭軍方扣留槍決。李佛續據理直爭全身而退,確有過人膽識。
多年前我認識1位當年跟隨李佛續上山與軍方協商的台電退休員工,曾探詢其於要塞司令部的見聞,老人笑笑沒有多言。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我尚未出世,沒有資格對這傷痛的歷史妄加議論,所悉資訊均係翻閱相關文獻及聽聞耆老敘述,如不正確尚祈見諒。
1947.3.6 高雄三六屠殺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的三月初,陳儀以同意和「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談判為緩兵之計。他在3月2日發出急電向蔣介石請求派兵,5日確知軍隊會來臺灣,但他在6日還在大談「和平解決」,要臺灣民眾相信政府,在8日軍隊上岸前,仍假意協商。不過,6日高雄就發生了「三六屠殺」,比8日開始的全島大屠殺早二天,為何如此?
二二八事件的動盪在3月3日影響到高雄,人民群起抗暴,4日學生成立自衛隊(雄中自衛隊),以臺灣省立高雄第一中學(今雄中)為首,另有高雄工業學校、高雄商業學校、高雄女中等校學生,目的在維持學校附近治安,並以雄中為臨時收容所,保護生命遭威脅的外省人。
早在3月4日這天,高雄要塞司令部司令彭孟緝就已決定採取軍事鎮壓的方式。5日高雄成立「二二八處理委員會」,但因彭孟緝已經決定7日凌晨開始鎮壓高雄市區,必需用談判來拖延時間,於是要他們第二天再來。
3月6日上午,市長黃仲圖、參議會議長彭清靠等七名談派代表依約前往壽山和彭孟緝談判,眾人才進入會議室,凃光明、范滄榕、曾豐明就被逮補,黃仲圖、彭清靠、林界、李佛續等人被衛兵限制行動。擒拿住談判代表之後,彭孟緝決定將7日的鎮壓行動提前,當天下午二時派軍隊下山鎮壓,兵分三路。
進攻市政府的軍隊,先丟手榴彈,見人就殺。正在市政府前等待談判消息的各界代表與市民,來不及走避,死傷慘重,約五、六十人喪命。當天晚上,軍隊又向市府旁邊的防空壕丟手榴彈,躲藏的人被炸成碎片。第二天一早軍隊開槍掃射躲在高雄川(今愛河)的民眾。
主攻高雄第一中學和火車站的軍隊,抵達雄中後先遠遠包圍學校,再占領火車站。軍隊由三塊厝圍攻高雄火車站,站前民眾、旅客急忙奔散,軍隊並掃射躲在地下道的旅客,死傷無數。軍隊接著攻打雄中,由於學生反擊並丟手榴彈,士兵不敢靠近。對峙半日後,學生彈藥漸漸沒了,於是趁黑夜突圍而出。第二天清晨,軍人再度攻擊,在火車站的屋頂架設四門迫擊炮,轟炸雄中。當晚軍隊進入三塊厝搜索學生,學生大都已逃走,居民則飽受驚恐,有人被搶劫,甚至遭強暴。
陳儀得知彭孟緝在3月6日就大開殺戒,很生氣,不是氣他濫殺無辜,而是擔心中央救兵還沒到,壞了大事。由於三六屠殺,臺灣民間叫彭孟緝「高雄屠夫」。
上圖為高雄歷史博物館陳列之二二八事件時高雄市役所模型
下圖為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台灣回憶探險團
1947年228事件爆發後,當時臺灣的門戶基隆成了慘烈的屠殺之地,更是蔣介石派來增援的中國軍隊主要上岸之地。據耆老口述「當時血流成河,整個基隆港邊都是屍臭味,紅色血水蔓延到基隆港邊田寮河第三座橋附近,而市民也因畏懼,不敢出門認屍」。
當時血流成河、浮屍飄在港灣、受害者遭鐵絲穿手的景象,成了在地人難以抹滅的恐怖記憶。但加害者勢力始終不願意承認這種慘劇的存在,透過部分史料的日期瑕疵企圖曲解成全部都是捏造的,無視數不盡的口述、日記、各國駐臺人員報告等記錄。
事發時任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在多年後寫給嚴家淦的親筆信中,提到基隆二二八,一起來看看他自己怎麼說:
史宏熹:「基隆海面浮屍」 - 吳俊瑩
https://www.telltaiwan.org/?p=1586
1947年228事件爆發後,當時臺灣的門戶基隆成了慘烈的屠殺之地,更是蔣介石派來增援的中國軍隊主要上岸之地。據耆老口述「當時血流成河,整個基隆港邊都是屍臭味,紅色血水蔓延到基隆港邊田寮河第三座橋附近,而市民也因畏懼,不敢出門認屍」。
當時血流成河、浮屍飄在港灣、受害者遭鐵絲穿手的景象,成了在地人難以抹滅的恐怖記憶。但加害者勢力始終不願意承認這種慘劇的存在,透過部分史料的日期瑕疵企圖曲解成全部都是捏造的,無視數不盡的口述、日記、各國駐臺人員報告等記錄。
事發時任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在多年後寫給嚴家淦的親筆信中,提到基隆二二八,一起來看看他自己怎麼說:
史宏熹:「基隆海面浮屍」 - 吳俊瑩
https://www.telltaiwan.org/?p=1586
1947年3月7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向行政長官陳儀提出32條「處理大綱」
「日本人走了!我們終於要當一等公民了!」
戰後歡欣鼓舞迎接中國政權的臺灣人,很快就發現自己實在過於樂觀了:
「以為未來會臺人治臺,結果只是換了個形同總督的行政長官」
「以為自己將取代日本人,結果重要職缺一一被新的外來者佔據」
「以為自己將支配日人留下的資產,結果全落入外來的接收委員會手中」
「以為自己將支配臺灣利益,結果專賣制度壟斷所有利益」
「以為新的統治者是自己比較親近的『同胞』,結果語言不通且文化素養及治理能力遠遠落後」
貪汙、腐敗、差別待遇、傳染病死灰復燃、工業慘遭掏空停擺、治安敗壞物價飆漲,從雲端跌落谷底的失望累積龐大民怨,終於在1947年2月28日引爆,演變為全島全面衝突與動亂-
已習慣日本時代相對文明法治生活的臺灣人,許多人對於混亂局面,自然而然認為應該透過請願、協商等方式,與統治者協調如何改善,讓事情和平落幕。
於是1947年3月1日,大家先是邀請重要的臺籍人士成立「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經行政長官陳儀同意之後在臺北中山堂舉行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當天除了代表公署的4人出席,民意代表和旁聽的民眾都相當踴躍,大家都想知道事情要怎麼解決。
後來各地也開始成立各地方的處理委員會,除了事件的善後處理,也想透過這個溝通機會徹底解決造成二二八衝突的治理不當等因素,所以處委會代表在3月7日提出有著許多政治改革訴求的〈32條處理大綱〉,這些訴求基本上都是希望得到合理的對待和治理-包含自治、自由、許多臺灣的職位能多任用臺灣人、妥善處理日產、善待原住民、取消專賣、不要任意逮捕民眾、不要讓臺灣捲入中國的內戰等等......
陳儀透過廣播,聲明已申請將行政長官公署改為省政府、盡量任用臺灣人、6月30日之前實施民選,其他政治訴求也會在省政府成立之後獲得解決,「言必有信,我的話我完全負責,盼望臺灣同胞信賴政府對此次事件的寬大措施。」
看起來一切好順利很美好,「官方即將改革、和平即將來臨了!!」
不過之後的故事,我們現在已知道了。原來陳儀答應改革只是為了拖延時間,背後正急電蔣介石派兵來臺鎮壓。兩日後中國援軍抵達臺灣,展開血腥大屠殺,那些臺灣各地原本期待和平、主張談判的士紳,甚至與事件毫無關連的菁英們,也一個接一個被消失。
這些歷史上數不盡的前例告訴我們,和平是許多人的期望,卻並非一廂情願就能求得。歷史上許多包裹糖衣的「談判」案例,背後包藏禍心,目的僅是拖延時間、減少被害者抵抗的能力、以及加害者動手需要付出的代價。
國際上的戰爭仍在持續中,對臺灣來說有許多事情值得深思,而前人用血淚換來的教訓,我們更不能忘記。
圖為1947年3月6日《臺灣新民報》報導陳儀以廣播承諾改革
推薦閱讀: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
--
關於聚珍臺灣:https://gjtaiwan.com/info
1947年3月11日,臺灣金融先驅陳炘人間蒸發
「父親突然回過頭,看幾秒站在我們旁邊的母親後,對著大家說:『要聽媽媽的話。』然後轉身和那幾個員警朝一樓走去」
那天之後再也沒見過父親的陳炘女兒陳雙適,在很久很久以後才領悟那可能是父親告別的話語......
--
1893年出生的陳炘,曾留學於日本慶應大學理財科並獲取美國哥倫比亞經濟學博士。1926年學成歸國便致力於本土金融事業。為了臺灣人的經濟獨立,陳炘創立了「大東信託株式會社」,這是日本時代臺灣少數出自本土資本的金融機構,因此受到日本政府的諸多阻撓,而大東信託也對臺灣議會設置運動、《臺灣新民報》等爭取臺灣人政治權利的運動有諸多經濟援助。
二戰結束後,陳炘與許多臺灣人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迎接「祖國」來台,並募集臺人的資本,準備重振嶄新的臺灣!沒想到來臺的中國人江浙財團,視陳炘為踩踏利益紅線的眼中釘。日本時代長期從事反對運動的陳炘荒謬地被以「漢奸」罪名逮捕,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審訊才得以釋放。
二二八事件爆發時,陳炘雖因身染瘧疾在家休養,卻十分關心外面的情勢,拖著病體也要和陳儀談話,希望可以化解緊張的情勢-「國家有難,豈能先私後公?為了臺灣,我一定要走一趟」
然而陳儀對於各種訴求的應承只是虛與委蛇,很快便是軍隊的屠殺以及對臺灣菁英的大肆抓捕,其中王添灯、林茂生、王育霖、及因病鮮少參加二二八處理委員會會議的陳炘,都無一倖免
為了尋找陳炘的下落,他的太太謝綺蘭帶著七個孩子到處打聽,還有人藉著陳家急於知道陳炘的消息,趁機詐取錢財。而下落不明的陳炘在非法抓捕後不久,其股份及土地等龐大資產都落入中國人手中。陳炘的家人直至今日,還是不知道自己的親人是哪一天、又是為何被殺,被侵占的資產也未能取回。
3月11日同時也是臺灣首位哲學博士林茂生、參議員王添灯的受難日,究竟他們被捕喪命的真相為何,都還有待轉型正義給家屬及喪失一代菁英的臺灣人交代
圖為陳炘全家合照,取自陳炘女兒陳雙適回憶錄《靜待黎明》
1935年施江南醫師在臺北市天水路開設了「四方醫院」,直到1947年3月11日之前,這裡是施江南醫師發揮所學行醫救人、實現理想投入社會公益的所在,而最終,施江南醫師也在這裡留下最後的身影。3月11日晚間8點左右,有2名便衣及5、6名軍人破門闖入醫院後強行帶走施江南,留下妻子施陳焦桐女士與5個女兒。
事後施家家屬四處奔走卻是真相未果,施江南醫師一直是官方無法證實生死的失蹤人口。
在2007年正值二二八事件60週年時,施家族人在鹿港郊區施家墓園整建時同時設置了「第七代江南公二二八罹難紀念碑」。紀念碑由施江南姪子施優生建築師設計,從鹿港小鎮往海岸的路上就能一眼望向其二二八意象。這是第一座由家屬自行設計籌建的二二八事件紀念碑,更是一段家族治癒傷痛並面向光明的堅毅過程。
在3月11日的今天,我們一起感懷這位熱心社會公益,積極救助海外臺籍兵返鄉並經常濟貧義診的施江南醫師,一位讓孩子們永遠懷念的偉大父親。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