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珍貴的臺灣原住民排灣族傳世古陶壺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臺灣原住民排灣族所傳世的古陶壺,排灣族族語稱為dilung、reretan、dredretan,是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中,極具深厚歷史傳統與文化內涵的傳世文物,同時亦是最能體現原住民族群特色的工藝美術類型。
根據排灣族古陶壺的造形特徵,可以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圓形壺、菱形壺、垂珠形壺、瓶形壺與扁壺。這些古陶壺皆屬「裝盛用容器類」陶器,完全沒有鍋、盆、杯、碗、盤之類的炊煮或飲食用餐陶器,可知排灣族古陶器在功能上已脫離了「日常餐飲器具的實用功能」。
排灣族古陶壺的器身裝飾,可分為浮雕、陰線刻劃、戳印紋、拍印紋、彩繪與穿孔共五種。排灣族古陶壺屬於無釉素燒陶器 (低溫軟陶),燒成溫度多不超過攝氏八、九百度。
排灣族人相當重視傳世古陶壺,認定其為「不朽的存在」,並且擁有「神力」,在排灣族神話與傳說中,古陶壺被認定為族人生命的源起與祖先神靈,同時也是族群繁榮興旺的保證。
這些古陶壺被安放在貴族家屋中神聖區域的棚架上,其保存與持有的禁忌繁多。古陶壺做為頭目或貴族家的傳家之寶,不僅反映了排灣族各級貴族之間的關係和地位,而其等級排序的區分概念,亦相當程度對應了古陶壺的類型與紋飾。
至於排灣族古陶壺的源頭,透過考古資料顯示,應與屏東、臺東地區所發現的史前時期北葉文化、三和文化與龜山文化,存在相當密切的關聯性。
再者,透過分析比較陶器造形與紋飾可知,部份排灣族古陶壺與阿美族陶器相當一致,顯示了原住民各族群之間製陶技術的交流,或者是陶器流通交易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
盧泰康,〈臺灣原住民排灣族古陶壺研究〉,《逢甲人社學報》第40期,2020年6月,頁25-84。

 

arrow
arrow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