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吃檸檬魚不用放檸檬 台大學霸如何養出自帶檸檬味的鱸魚?

精華簡文

article-5e258b26e81d2.jpg

新台海洋公司創辦團隊王廷羽(左)與呂政達(右),共同研發出檸檬飼料,養出檸檬味鱸魚。 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分享文章
 
 
 

吃檸檬魚不用放檸檬 台大學霸如何養出自帶檸檬味的鱸魚?

Web Only 
 
 

馬來西亞吃風車果的「忘不了魚」,身價一條數萬台幣;日本蜜柑

王國愛媛縣漁民,養出橘子味的「蜜柑魚」,行銷全球,年營收10

億。在彰化,現在有海大養殖系、台大漁科所畢業的養殖業高材生

,養出自帶檸檬味的鱸魚,難度之高,如同「讓獅子愛上吃檸檬」

。未來,我們會有麻豆文旦虱目魚嗎?

 
 
 

彰化鹿港的魚塭水車正打起粼粼水波,鄭姓養殖漁戶灑了一把把

新台海洋公司提供的檸檬飼料,只見池子中的加州鱸浮上來爭咬

,來自北美兇猛肉食性的加州鱸,在彰化鹿港魚塭,竟然改吃素

、還吃起了檸檬。 

這條鱸魚上了餐桌,私廚廚師邱莊敬說,一般鱸魚沒有特別的味

道,但這條鱸魚會散發出濃厚的檸檬味,不管是煎或是煮都會有

檸檬味,讓客人相當驚奇。

這其實是一種科學化養殖,精準調配飼料、管理與訓練,因為風

味是靠技術得來的。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黃之暘舉了

三個例子:全球最有名也最貴的是馬來西亞的「忘不了魚」;

日本四國島愛媛縣宇和島灣有人工飼養的蜜柑鰤、蜜柑鯛和蜜柑

鮭;香港養魚專家則養出脆肉鯇(草魚),比一般鯇吃起來還要

爽脆,「這些都是利用養殖技術去改變魚的風味、口感、甚至是

效能,」黃之暘說。

ckeditor-5e258b527d269.jpg具獨特風味的鱸魚,有望提高價格,外銷全球。(王建棟攝)

海內外都愛吃!日本蜜柑魚年收10億台幣

以「忘不了魚」來說,是一種生長在婆羅洲砂勞越保護區內的

鯉科魚,這種魚因為吃河流兩岸的風車果,而讓魚肉產生了獨

特的香味。由於生長在保護區,加上風車果結果又有季節性,

野生的「忘不了魚」相當稀少,一條要價最少兩、三萬台幣。

近年來,也有人工養殖的「忘不了魚」,但風味似乎無法跟野

生「忘不了魚」相比,因此許多吃過的人,往往失望地留下

「到底讓人忘不了的是『風味』還是『價格』」的評語。問題

就出在無法精準掌握讓風味變好的關鍵。

日本愛媛縣算是全球最早控制養殖魚風味的地方,愛媛被稱為

日本的蜜柑王國,本來當地養殖漁民想利用當地盛產的柑橘皮

裡的檸烯(Limonene)成分,來延長魚肉的保鮮期,防止魚肉

變色。經過不斷實驗、調整、訓練魚吃橘皮飼料後,沒想到,

不僅魚肉保鮮期變長了,竟然還會散發出淡淡的橘香味而大受

日本婦女、小孩喜愛,更外銷到別的國家,讓愛媛縣除了產蜜柑

也產蜜柑鰤、蜜柑鯛和蜜柑鮭,一年營收約十億台幣。

此外,還帶動了日本水果魚的風潮。盛產柚子的高知縣推出限定

季節生產的「柚子鰤」、德島縣推出「酢橘鰤」、廣島縣有

「臭橙鰤」,也有日本漁民實驗過番茄、香蕉、草莓、奇異果、

巧克力與山葵,但不是每個都成功。香港與華南地區的養殖專家

則養殖出脆肉鯇,還精準算出一公斤的魚要用兩公斤的蠶豆飼養,

不足就會不夠爽脆。這樣的養殖,背後其實非常科學:餵食蠶豆

能提高魚肉的蛋白質、礦物質含量,如此一來就能讓魚肉比較脆。

怎麼讓一隻獅子愛上檸檬(且不會死)?

回到鹿港。新台海洋公司的創辦人是海大養殖系、台大漁科所

畢業,曾經到中東沙漠養魚的呂政達,還有來自鹿港水產試驗所

的水產養殖專家王廷羽。要讓加州鱸散發出檸檬味沒有那麼簡單

,不是往魚塭丟橘子皮、檸檬皮、草莓就會養出橘子魚、檸檬魚、

草莓魚,或者是把檸檬皮打進飼料內。 

ckeditor-5e258c0db748a.jpg歷經一年、解剖700隻魚,才終於實驗成功。(王建棟攝)

「不僅要讓獅子願意且能吃素,接著還要讓牠愛上吃檸檬,」

呂政達解釋,掠食性的鱸魚天性就是愛在水中獵捕魚蝦,跟獅

子在草原打獵是一模一樣的,終其一生就是吃肉的,只能慢慢

添加檸檬的飼料,一次一次慢慢調配,光這樣就花了一年多。

真正的挑戰是腸胃的適應性,天生吃肉的動物,腸胃很難適應植物性

纖維,甚至根本就無法消化,如果什麼都不處理或者把檸檬絞碎混在

飼料裡,即便鱸魚願意吃檸檬飼料,最後的下場往往是拉肚子或者便祕

而死。呂政達說,這跟吃草的牛有4個胃就是為了消化大量的纖維是同樣

道理,吃肉的生物很難消化大量的纖維。

日本試驗蜜柑皮養魚就發生了這個問題,發現魚的肚子異常腫大、

腸子增生。所以加州鱸魚吃的檸檬飼料,先要把多餘纖維去除,

讓加州鱸的腸子不會異常增生,腸道也不會卡纖維。

接著還要養出脂肪肝,王廷羽說,這一年來一邊不斷調整魚飼料

的配方,一邊剖開魚的肚子檢查腸子跟肝臟,要腸子健康,

卻要肝臟愈肥大變成脂肪肝。

為何要讓加州鱸吃出脂肪肝?這其實是科學。黃之暘說的,

魚的風味多在皮與肉之間的脂肪處,所以要加州鱸有檸檬味,

就是讓含有檸檬成分的油脂愈豐厚,味道就愈濃厚。

因此過去一年來,王廷羽光是解剖加州鱸便超過700條,

就是要確保配方能讓加州鱸產生脂肪肝,

祕訣是檸檬加胺基酸配方的飼料,可以讓魚油脂愈來愈多。 

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地實驗檸檬魚?從日本「蜜柑魚」看,

不僅成為消費者廣為接受的品牌且外銷到海外,

產地價也比一般魚多三成,對於台灣來說是個機會。呂政達說,

從台灣頭到台灣尾,每個人都說自己的魚養得好,

但閉上眼睛誰能吃出差別?但如果能養出麻豆文旦虱目魚、

古坑柳丁台灣鯛、宜蘭哈密瓜香魚、屏東檸檬石斑,

讓魚肉鮮度更好、風味更佳,也許能成為品牌行銷全球,

讓漁民創造更好的收入。(責任編輯:曹凱婷)

引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template=transformers&id=5098709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養出台灣檸檬魚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her 的頭像
    Aher

    tkled99@gmail.com的部落格

    A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